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1章木兰无长兄来战(2/4)

这一下,莫说崔浩等人了,就连古弼和其他文武百官都被吓得半死,就差没有爬到拓跋焘边抱着大嚎了。

“不可啊陛下!”

劝谏的官吏们将埋在地上,使劲地翻着白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长安不可,羌人作之事也非同小可,赫连定也被困在夏地,我亲自前往…”

而且,他是拓跋提和他名义上的表弟,端平公主作为平城最活跃的几位公主之一,在平城官僚的后院中有很大的实力,可以摆平不少官员的不满。

两地都接近刘宋,又在腹地,长安局势更复杂,它周围有许多匈人的族和羌人、氐人的族,位于战略要地,不可有任何闪失。

人人都知木兰是他要重用的左膀右臂,若说汉人想动木兰还能理解,可王斤不过是外戚,居然对木兰也有杀心,这背后定有原因。

古弼伸手一指在武官前列的库莫

拓跋焘搓了搓下

在他后,陆陆续续有汉臣站了来,请求亲自去长安调查此事。

“不可!”

“陛下,若说家教不严,莫说这王斤上毫无端平公主的血脉…”

听你鬼扯!

毕竟军中势力则是鲜卑,汉人士族追求“平衡”是不会见着皇权坐大的。

像是古弼这样的刺脆就直接了起来。

‘咦,说的也是,这么一想,这小这么笨也有原因。’

今长安也得了,洛也得了,两座中原帝都全北魏的国土,洛破败,长安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满朝的文武都盯着长安,希望能派能的汉臣去治理长安,修复这座古都,重振长安的威势…

古弼气呼呼地继续叫:“就这么一个以权谋私之人,怎么值得陛下为他去犯险?胡族随时可能作,陛下还要在京中坐镇才是!要说家教,这王斤的母亲端平公主可是颍川王殿下的亲姑姑!”

当时拓跋焘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能够让他放心而又没什么野心的,唯有这个王斤。

至于调查之后王斤有什么下场,也可想而知。

文武百官们愁的要死,拓跋焘还在火上浇油:“当初起用王斤,也是我识人不清,再加上这王斤也勉算的上我的表弟,这不但是国事,还是家事,我为国君,更是家主,他如此不驯,我要亲自去让他绳之于法…”

所以无论崔浩等人如何请求,拓跋焘就是着不发话。

可拓跋焘也怕,汉人的文化太可怕,夏国的许多士族都是汉人,一心想着举族去刘宋投奔“正统”再去个汉人大族的能吏,万一互相勾结,长安和洛互为倚仗,平衡之势一,鲜卑人和汉人就要再起纷争。

可谁能想到,他对政治是没什么野心,却太贪心!

拓跋家开枝散叶这么多年,你的表弟堂弟没有一车也有一筐,各个犯罪了都要你亲自执行“家法”皇帝也不要了,脆就开刑堂吧!

“陛下!您现在怎么能京!”

“王斤差让长安百姓民/变,此罪不可姑息!臣请亲自调查此事,前往长安!”崔浩以首俯地,请求彻查此事。

然后拓跋焘派了个草包王斤。

拓跋焘手上有贺穆兰和的证词,知王斤的罪名绝不是贪污和煽/动军队这么简单,他几乎是听到木兰的名字就立刻起了杀意。

以情上来说,拓跋焘自然是想脆一刀斩了王斤算了,可从狼上,拓跋焘知王斤后定然有可怕的势力在推动,即使让他万劫不复也要杀了木兰。他想要知势力究竟是哪一方在纵,就不能让王斤死。

王斤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他会守城,而且还是宗室和鲜卑一族都能认同的份。他自己没有威望,就无法反抗统万城的拓跋素和安定的安将军等人,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平复。

他所选的人选若不对,王斤很可能就死在“审讯”之中,又或者被直接罗列罪名死在押平城的路上,拓跋焘不想赌,也不相信这些汉臣。

以这位皇帝随格,又有这么多理由,说不定真就跑。更别说赫连定若不是失踪,这位陛下早就已经前往夏魏界之境去迎接他了,而且连仪仗和人都是现成的。

为这件事,拓跋焘当场就被崔浩谏言到差翻脸,若不是古弼等一众鲜卑大臣加宗室力推,拓跋焘那几个月连政事都别想好好推行了(全汉臣大罢工,今日你称病,明日我摔断)。

一群大臣越想越急,越想越担忧,夏地胡族要反,我的个老天爷,这个时候拓跋焘去,不是明晃晃告诉那些胡人“快来抓我”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