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了王猛,夏鸿边这位抚军将军并无什么才能,他留着他的位置,原本就是准备给攒够军功的王将军
上的,结果突然空降了一个新将,抢了王将军的位
不算,临时多个不熟悉的副手,让夏鸿更是
疼。
拓跋焘一贯信服崔浩的话,就在帐中命令太尉长孙嵩、卫尉楼伏连镇守京畿,保护平城;拓跋延率领黑山大营半数人继续镇守黑山,以防西边的夏国和北面的柔然趁机
犯。
就在贺穆兰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为何丘林莫震没有成为右军的抚军将军时,夏鸿麾下的副将,右军的抚军将军突发恶疾,不可能再领军作战了。
至于后来拓跋焘下令攻打夏,长孙翰也随之前往,他虽不在镇守边关,在四国之中也颇有威名。
拓跋焘下了令,便有使臣去平城和黑山城传令,长孙翰攻打完夏国后刚刚回到平城没多久,前段日奉召来黑山,想来如今已经快到了。
崔浩想了想,又说:“如今已是四月,柔然一到十月,连兵甲都要上冻,我们必须在十月前攻克柔然,否则对我们不利。这样一算,我们这个月就必须
发,五月到达漠南安营扎寨,以作后方补给,然后继续推
。”
木兰东
遇到溃逃的大檀,连破七大将,差
生擒大檀,只可惜当时
木兰担心拓跋焘的安危,王帐虽破,却没有抓到大檀。
拓跋延似乎也想不什么两全之策,只是皱着眉
沉着一张脸。
也就是那一战,作为先队的丘林莫震中了埋伏战死,拓跋焘后来追悔莫及,若是继续西
追赶溃逃的柔然大汗而不是原地驻扎,一来不会中埋伏,二来也就全
平定了柔然了。
长孙翰已经是平王兼司徒,后来权倾朝野的崔浩也是这个官职,可见如今长孙翰文武双全,有多受
重。
顾及好防御之后,拓跋焘命司徒长孙翰领黑山大营的右军和左军由西向柔然可汗
,而他自己率领黑山大营中军和羽林军由东
越过大漠,合击柔然可汗
(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
在黑山大营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北面的柔然屡次侵犯,都是靠当时还年轻的长孙翰抗击的。他原本是平北将军,镇守北方边境,柔然人至今一提起“长孙将军”都很畏惧。
唯有贺穆兰又是兴又是遗憾,情绪复杂。一方面,她知
王将军颇有大才,最
夏鸿和原本的左军镇军将军都是他的老下,黑山大营也多有他的
将。
如此一来,右军有丘林莫震,左军有源破羌,中军有库莫提,都是受拓跋焘
重的年轻将领,而且对拓跋焘忠心耿耿。
可如今,丘林莫震还不知在哪里。
后来先帝去世,太拓跋焘继位,长孙翰奉召返回京城,加赐平
王,在云中之战的第二年十月北伐柔然,因功被封司徒,打的柔然惊惧北逃,夺了黑山外大片土地和牧场,便宜了黑山大营。
拓跋焘此人中有细,在三军之中都留有心腹,一来防止日后生
,二来有心腹在军中,若真有偏袒或苛待之事,很快也能上达天听。
右军的抚军将军是一位老将,一直辅助夏鸿练兵和理军务,他一死,人人都以为王猛就会接替这位抚军将军的位置,结果第二天拓跋焘下了旨意,派来了一位陌生的将军,接替了此位。
这位后来是右军的抚军将军,照理说,拓跋焘赐封源破羌为左军将军时,应该同时让右军的抚军将军由丘林莫震担任的,可如今丘林莫震还在羽林军中,而左军和右军却被分给了长孙翰带领。
贺穆兰一听这安排便心中大定,这安排和前世并无差别,木兰原本就是西线的人
。那时大檀往西逃走,拓跋焘率军到达西线的涿邪山之后就停止了追击,结果中了埋伏,更没有继续追赶。
来者正是丘林莫震。
有人能护送吗?”古弼不同意拓跋延的看法“若是我们分兵去迎接车的老弱妇孺,那岂不是要分
一支大军来?如今北伐柔然,速度一
要快,否则到了冬天,草原再无
草,冬日又酷寒,不利于我们长途作战。”
左右军被分给长孙翰,再加上他原本就领着的人,西线的人数已经不比东线少,拓跋焘所带的中军和羽林军甲胄齐整,又多是鲜卑大族的家将家兵、或北方汉阀的
宗
弟,兵
壮忠心无比,自然是留下拱卫王师。
“要去迎接的人还是得有的,否则会寒了车之心,不如让西边
击的将军到时候分兵一
分去护送
车人吧,等到了我们的大帐之后,再返回联合
车
族背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