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章帅崩了(2/2)

候官是汉人朝臣定官名时订立的官职。原本此官是魏国几位皇帝在行军时候的斥候耳目,鲜卑语言叫“白鹭”取自“延颈远望,机警纯洁”之意,后来便成了探言官一,任选格刚正、的鲜卑人担任。

“我刚刚就看他不像什么正经人,什么都不买,还把李货郎的胭脂粉翻的一团!”

“看起来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居然去找几个年轻汉的麻烦,还好人家不计较,要是换了几个凶横些的,就算他是鲜卑人,怕是也要被揍上一顿了!”

他们丢完这句话,并不多逗留,急匆匆的就离开了。

“就是就是!”周边附庸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几个男人居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礼节,用着鲜卑语十分快的报

那些乡人见贺穆兰落荒而逃,说的更是起劲了。

无论是哪一,贺穆兰都不想忍。

是卢胡人的报复?

是以候官虽然品职不,地位却不低,贺穆兰也不愿和他们结了仇去。

贺穆兰想过这几个人也许会一副莫名其妙的样装傻,也许会大喊大叫引别人的注意,还有可能会不不顾她手中的人质攻击于她,却独独没想到这一

贺穆兰听了他们的话敌意确实减了一些,但手却没有松开,皱着眉并不说话。

被贺穆兰打到的那个人当场痛的躬,满脸痛苦地叫了声来。

嘭!拳打到上的声音传了来。

贺穆兰制住了这人,一手了他的胳膊,又用一只手卡在他的颈项上,用极度嫌恶的语气喝问:“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跟着我们到底什么!”

只是瞬间,贺穆兰就靠近了他们,在这几人诧异的神中伸了拳,一拳挥了过去!

贺穆兰听到“三十几岁的人了”脚下一,几乎要泪满面。

待她确定那几个人只是跟在集市里随意逛,贺穆兰丢下铜镜,快步朝着那几个可疑之人冲了过去。

贺穆兰哑无言的低着就走,和这些人实在说不了什么事实,也没有理可说。

“…”贺穆兰看着这个老,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回答,便胡敷衍:“啊,是场误会,他们没偷东西。”

什么白鹭嘛,简直坑爹!

叫你疑神疑鬼!

北魏初期几位皇帝执政期间,虽然外朝也有御史台,但真正发挥着监察作用的,却是属于内朝的“候官”们。

好死不死在她旁边晃来晃去什么!

北魏境内各民族实在太多,又有佛儒之争,各矛盾错综复杂,到拓跋焘的时候,候官的数量急剧增长,几乎分布于个州府各县城,他们微服杂与乡野间,只要听闻当地有所异动、百官横行违法,便能请了上谕行动作。

“这位壮士,你是不是在抓贼啊?”一个说话都在漏风的老太太笑着夸奖她。“我上次在这里就丢了五个,我儿非说是我算错了!我就说嘛,我怎么会算错呢,一定是被那个小贼偷了。你怎么放了他们啊,他们偷了你什么?”

由于鲜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设立百官时直接翻译成“白鹭”未免不不类,汉字便写作“候官”候官的衙门叫“候官曹”

只留下莫名其妙的贺穆兰,和好奇的围过来的乡民。

“没偷东西你什么打他们哟!”那老太太说变脸就变脸。“也是个不讲理的后生!抓贼要抓脏不知嘛!怎么能胡打人呢!”

贺穆兰见不是歹人,便收回了自己的手,抱拳说了声“得罪”

真的是用冲的。

作者有话要说:

虞城这地方,尤其是虞城的乡间,见到鲜卑人也许还不算什么,但见到这穿着汉人衣服的鲜卑人或者其他胡族之的人却是很可疑的。再加上她与他们而过时,这几个骑士都低没有看她,让她心里更是猜疑。

那几个男人无奈地对视了一,从怀里掏刻着白鹭图样的铜牌来,只见上面刻着“候官曹某某,不避御,百僚肃然”的字样,确实是和汉人的御史同样作用的候官无误。

过字、学问不错的孩。想到北方的汉人门和鲜卑人通婚也是常事,贺穆兰便没有想太多。

此时正是北魏初年,很多机构都有鲜卑和汉两系统,地方上也是这政策,既地方上既有汉人的刺史,也有鲜卑人的刺史,共同理政。

将军,我们是陛边的‘白鹭’,到此地监察卢胡人的动向。和您遇上乃是碰巧,请您抬贵手!”

还是如同崔琳所说,拓跋焘一直都派人盯着她,看她过的“好不好”?

这几个候官显然也不愿意和木兰什么纠纷,见四周已经有人注意了过来开始朝这边靠近,便压低了声音善意的提醒贺穆兰:“盖吴的人还没走,请注意卢胡人!”

所以她在把弟弟和贺光支走过后,装一副买针线粉的样停在一上,用那胭脂摊上的小铜镜不动声的看着后面。

明天虞城的新言就要变成“中年大汉暴打无辜小伙”了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