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初临扬州(2/2)

对于地方官来说,治下来了有分量的客人,自然要为他们引荐些地方豪,借个环境幽雅的别院,让人好好休息。

这已经成了一社会常态。临行前一样得奉上房租费,表示谢意。主人家如果觉得这客人地位过自己,便会返还一分川资,虽然都看似人情,说到底也逃不名利二字。

钱逸群在门房里刚刚落座,天,足踏地,帘留光,正要借机小休,里面已经有人大步跑了来,未到门已经大声:“家老爷,府尊老爷有请!”

原来此时正好是府尊午饭之后,跟朋友喝茶闲聊,正说到自己遭遇的异象,便有人报来说有个长求见。府尊见是同年故旧的帖,哈哈一笑,:“这人来得凑趣,不如请来一起说话。”如此便派人加座上茶,着请人来。

钱逸群手中三份有分量的帖,随便送一份,便能攀上个同年、师徒之类的缘分,自然照顾无有不周。

钱逸群问透了消息,吃饱了斋饭,对钱卫:“老卫,你在这里照顾好三位小,我去拜会府尊便来。”钱卫自然应诺。

钱逸群闻言,本想只住两三天的,再想想客栈的条件实在糟糕,若是几个女孩惹蚤、臭虫什么的就麻烦了。他可记得第一次在无锡过夜的时候,李香君和顾媚娘两个,熏了足足三两的上等檀香,差不多等于烧了十两银…即便如此还嫌房间太臭。

明朝读书人除了启蒙师之外,每参加一次考试便有一位老师,诸如座师、宗师、房师…不一而足。有师自然有师门,同一年考中的称作同年,错开考中的便是兄弟。正是这个师门制度,将明代的官场搞得错综复杂。

不一时,钱逸群便知这扬州知府是山西人,同乡是没指望了,会试以前的同学关系也靠不住。再一问,原来是万历葵丑科的士,正好跟王心一是同年,顿时放心。

淮扬客,钱逸群过了一个巷便到了府衙正门。他上前朝守门的老军打了个稽首,取王心一的拜帖,:“劳动老哥通报一声,只说王侍郎的方外之友,路过贵境,求见府尊老爷。”说着,又是一块碎银递了过去。

那老军手一沉,立时眉开笑,:“我家府尊老爷最是喜方外之人,请老爷门房里坐。”说着,弓腰屈膝引钱逸群了门房,一溜小跑去禀报了。

“这是祖师爷给的福利!”钱逸群嘿嘿一笑“没有打磨,怎么让心纯圆不杂?”

钱逸群跟着老军走到中门,换了内宅的私人带路,一路穿幽径,过池塘,到了一只围了三面小厅,正面却是对着池塘,有倚栏靠背,可以观鱼赏莲。只是如今气候寒冷,只是见一滩碧绿的池罢了。(。

“嘴上功夫。”狐狸讽刺

钱逸群只好立起来,打了个稽首:“多谢老哥。”

“说起来,”钱逸群引个话题“该住在哪里呢?我没门的经验啊。”

钱卫听少爷问话,连忙上前:“若是短住,咱们可以找间大客栈落脚。若是要多住几日,少爷大可以拜会当地长官,让他寻个富,借个小院给我们住。”

“看了两本书便来咱面前卖!”狐狸开始怀念起当年那个啥都不懂,任它说什么便是什么的小菜鸟了。

“索多住两天吧。”钱逸群叹“咱们去见府尊,看有什么园可以借宿。”

果然,一桌的好酒好菜共费一两三钱,打赏也是一两,那店家见如此豪客,哪里肯让小二来伺候?当即自己上得二楼雅座,好生伺候,又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钱逸群真没有远门的经验。前世好歹还跟爸妈去海南玩过一回,今生却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若不是钱卫在鞍前后走动安排,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扬州。也正是钱卫,钱逸群才知不能看到个旅店就住,非但要讲究阶级成分,还要小心黑店。

钱逸群的菜饭是店里特的斋饭,非但不能用油,连锅铲碗筷都是新。只在清里汆了一下,真真放了丁的盐。老板还没见过持斋如此严谨的家人,看钱逸群吃得津津有味,颇为疼。

既然计较妥当,钱逸群便在府衙附近找了家大酒楼,唤作“淮扬客”一听就是淮扬菜有名的。他倒不是喜淮扬菜,只因他知,在府衙附近的大酒楼,常能打探一些别不问不到的消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