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既然要照顾金相迈的后人,儿臣有什么话说?自然以王上马首是瞻。”
段希闭着眼睛,微微抖动了一下嘴唇。
“王上?”
“唉。”段希叹道“就算寡人拦得住你一时,又怎能拦得住你一世?”
“金相迈从前对大理鞠躬尽瘁,儿臣是记得的。只要他的后人不做贪赃枉法伤天害理的事,就算资质稍欠缺一些,儿臣也会一并提携。”段秉道“就以金开文来说,若只是追究他擅离职守一件,不过撤职罢官,永不叙用罢了。儿臣亦不愿牵扯更多的人进来,抄家杀头的,算是什么功德?”
段希睁开双目,怔怔盯了段秉一眼“功德?”
“啊,是。”段秉自知失言,忙道“儿臣的意思是如此大动干戈,有损王上功德。”
段希道:“你能想到‘宽容’两个字,也算不错了。”
段秉笑道:“都是王上平时的言传身教。”
“好了好了。”段希道“就按刚才说的办吧。中原不太平,我们境内更当以安静为上,君臣和睦同舟共济,才是上上之策。”段希等着段秉称是,接着就命他跪安,却不料段秉静静的,半晌没有说话。
“怎么了?”段希问道。
段秉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王上的说法固然有理,不过儿臣却另有……”
“不要说了。”段希慌忙喝止段秉“二十多年前中原入侵之后,大理便元气大伤,如今各地虽太平,也无非苟延残喘而已。一旦多生是非便要引火烧身,你那种种大计抱负还是算了吧。”
段秉早知父王懦弱,但听他如此说法,仍然震惊不已。
“王上!”他不由提高了声音,叫道。
段希惊了一跳,蓦地在榻上坐直了身体。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均觉尴尬万分,无话可说。
外面守候的太监见情形不对,撩起珠帘就要进来,却让段秉回头狠狠瞪了一眼,吓得立即缩了回去。
“王上,儿臣不提儿臣自己的意思。”段秉从怀中摸出国书的抄本,赔笑道“这里是中原庆熹皇帝国书的抄本,请王上过目。”
“谁送过来的?怎么不直接拿到大朝上宣读?”
段秉道:“王上一看便知,若王上不允,对中原来说倒不如不当众宣读为好。”
段希踌躇片刻,将书信展开,只看到一半,便浑身颤抖,最后将书信合起掷在一边,捂住眼睛摇头不语。
段秉极耐心地等了一会儿,才轻声问道:“不知王上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