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出道以来就只是在练功。但最令人惊讶的是夏天雷九霄戟虽是短戟,却重达百斤,走的是刚猛无俦的路子,沈羽之长枪先由数十斤的镔铁所制,转为数斤的寒玉枪,然后化为数两的木枪,而到最后又改使双枪,一柄由玄铁杂以沉铅打造,重近百斤,其性火烈,唤作‘征衣’;另一柄却是以韧性最强的冰蚕丝浸入黏性最强的冷枫树胶中,再以特别的功法绞结而成,轻若鸿羽,其性寒冽,取名‘缥缈’。虽然无人见过他的真正武功,但他能从大巧不工回归举轻若重,直至最后若轻若重,集寒热于一体,这种境界的转换被我所看重。若我此行出征有选择,如此人物当是三军先锋之首选。当然,他武功的高下尚未被进一步证实,而双枪制作得太过花哨,亦少了返璞归真的气度。
“至于第四个人嘛,乃是一位女子,你应该比我更熟悉,不用我多说了…”
许惊弦正听得津津有味,忽感应到明将军的目光中含了一丝调侃的味道,脸上不由有些泛红:“将军说的是叶莺叶姑娘吧。”
“她的武功应是走小巧奇诡一路,招式的变化倒在其次。但非常道的武功最讲究以意驭身,劲未至而势先发,对决时务求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所以慕松臣有‘胆寒’、‘心惊’之道势,香公子有‘生香’之杀气,但最令我惊讶的还是叶莺的‘活色’之术,我曾听天行说起过她出手,近于蛊媚妖惑,却又依然保持着非常道杀手的犀利干练。她能从女子的角度别辟蹊径,杀人于梦幻之中,这决然不同于非常道素来的风格。当然,我宁愿相信那是慕松臣晚年另有所悟传授于她,不然小小年纪心机就如此之深,更能推陈出新,日后那还了得?”
听到明将军对叶莺似贬实褒的言语,许惊弦心头百味杂陈,一时讪讪说不出话来。以他对叶莺的了解,并不觉得她有何复杂的心机,相信她那“活色”之功必是慕松臣所授。但另一个疑问忽然浮了上来:慕松臣为何要对她那么好?按叶莺的故事,当年那七名少年杀手在紫薇堡的拼斗之中,胜出的本是桔子师兄,可慕松臣却不顾定下的规矩留下了叶莺,作为一个杀手组织的首领,一旦此事被弟子知道,威信何存?或许此事只有他师徙二人知道,但无可否认,慕松臣必是极其喜欢叶莺。听明将军的口气,慕松臣年龄已至晚年,莫非他那样一个老头子竟会对自己的女徒弟…他不敢再想下去,匆匆止住自己近乎荒唐的念头。
许惊弦只怕明将军追问自己与叶莺的关系,抢先开口道:“将军说的这些人物固然厉害,但却没有解释我能胜过宁徊风的原因啊。”
明将军目光重又落在手中那根树枝上:“以上几个人之所以被我看好,是因为他们都踏入了武学的新境界:童颜的剑乃是勇者之剑,可伏妖孽;叶风的碎空刀可谓是痴者之刀,可镇天地;墨留白的画者之笔,可坦襟怀;沈羽的武者之枪,可扫千军;叶莺的舞者之剌,可荡浊世。除此之外,另有一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少年成名的凌霄公子何其狂,我一直有意不去看他那一把可慑鬼神的狂者之钩…”
许惊弦眼前不由浮现出何其狂那桀骜不驯的面容,连声追问:“将军为何不看他的瘦柳钩?”
明将军嘿嘿一笑:“在他还没有做好挑战我的准备之前,我尽量不去做任何可能刺激他的事。”
许惊弦脱口道:“我知道,你怕把何公子看成第二个林叔叔。”
明将军神情似黯然似兴奋:“泰山绝顶一战后,我剩下的对手已经不多了。”不等许惊弦开口,话锋一转“最后还有一个人,凭他的剑亦在我心中亦占了一席之地。”
许惊弦想了想:“雪纷飞的归心剑?”
明将军微笑摇头,目光落在未出鞘的显锋剑上:“记得我们在京师初见时,你只是一个拘谨的小孩子,话也未多说一句。我知道暗器王放言你是我的克星并非出于一时冲动失言,而是源自于苦慧大师的天命谶语,但我连祖上的遗命都可弃之不顾,又岂会理会苦慧大师那虚妄的天命谶语?所以根本未把你放在心上,何况你亦算我同门师弟,是以更有一些惜护之情。”
许惊弦突然听明将军提及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天命谶语,心头蓦然恍惚起来,欲问无言。
“但你第一次让我吃惊,是因为一向独断专行的鬼失惊竟会那么在乎你,竟然明知不是雪纷飞的对手,却徒劳地跟着他跑了大半个京城,这件事几乎成了豪门宴客时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