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父兄不肯收留他的话,他便去投奔别的将军麾下,就是独自一人到西北要塞的军中也在所不惜。
大长公主和众人在一起揣摩了好几天,怎么也猜不出这个从不重功名、只知嬉游的小孙子,为何突然之间执意要出征打仗、建功立业起来?大长公主派人细细察访起来,问尉迟公子近日心绪可有什么不对头的?后来跟从公子的一个小子说,元宵节那天,公子从宫中带回了一把弓箭,从此常常喜欢一个人抱着箭久久发愣。一天,小子不小心把箭碰掉在地上,公子大发雷霆说这把箭是宇文贺公主用过的,摔坏了拿命也难抵。
小子说,跟公子这么多年了,什么宝贝他这般看重过?什么时候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来?大长公主觉得这里有些蹊跷,于是派人把箭拿来看看。见箭上刻着“御制”二字,别的也没有瞅出有什么异样来。于是便叫尉迟公子过来,装作无意地一面说话、一面却察看着佑儿的神情:“佑儿,这次我在宫中,乍见你贺妹妹,竟吃了一惊!怎么出落得仙女似的?真是女大十八变啊!”尉迟公子闻听此话,怔怔地望着祖母。祖母突然提起贺公主来,不知有什么含意?大长公主又道:“佑儿,你也该定亲了。我有心为你求聘你贺妹妹,不知你意下如何?”尉迟公子一张脸儿骤然窘得通红,一颗心咚咚地剧跳着,半晌才道:“祖母…孙儿眼下无功无名,不想被人小看。等孙儿凭自己的本领汗马取侯,再求聘贺妹妹不迟。”大长公主什么都明白了!她乐呵呵地说:“咳!真真一个痴心的孙儿!我尉迟家可是驸马世家啊!凭我们尉迟家的家世根底,凭我孙子的相貌人品,哪里辱没了她宇文贺?你却偏偏舍近求远!等我明天就去宫里,直接找老太后为你求聘贺公主!”尉迟公子忙阻拦道:“祖母,如此,只怕别人会说孙儿有攀附之心!”大长公主哪里肯听?当下就令家人备好武帝亲政后赏赐自己的九命一品公主大轿,着了一品礼服立马动身进宫,径直来到掖宫含仁殿觐见叱奴老太后。
姑嫂二人寒暄了一番,大长公主也不拐弯抹角,当下就把事情说了一番。
一位是大周的皇太后,一位是大周的大长公主,姑嫂二人私交又一向甚好。一个是你的嫡亲孙子,未曾聘娶;一个是我的嫡亲孙女,也没有定下人家。老太后又是刚刚见过那尉迟公子,心下已经见爱,见大长公主亲自来提亲,以后亲上加亲的,又岂有不乐意之理?两位老太太主意笃定后,老太后着人把武帝叫来说了此事。武帝元宵节那天在看台上也亲见了尉迟公子的骑射之术和英姿,心下也以为没有不妥之理,但却未敢答应太后,推说皇室诸王和公主的亲事都要通过朝议方可最后定夺。
但毕竟要促成这桩婚事的。一个是自己的母后,一个是姑妈大长公主,武帝也没敢推托得太久,武帝便把齐王、赵王、陈王、滕王几位弟弟,加上宇文孝伯、王轨等心腹召到殿上议定。
在公主和尉迟佑的这门亲事上,因尉迟家族本身就是驸马世家,又与齐王、窦炽、杨坚皆无大的积怨,故而诸王和大臣倒也都乐意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