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3/4)

文表将军咳了一声,正要公布结果时,翰成也不及说话,从马背上一个鹞子翻身跃上比武擂台拦住将军:“少林弟子释慧忍因事来迟一步,请将军稍等片刻。”台上和台下的人一时全都愣住了。

有人笑道:“怎么来了一个和尚?”“出家人也凑热闹来了。”有人说。

赵将军一愣,上下望了望翰成微笑道:“这位小师父,为何不早些赶来,比武已结束了。”翰成抱拳道:“将军,贫僧修行于深山密林,与外界不甚通达。贫僧虽出家为僧,却也是大周子民。无国哪有寺?因而,闻知朝廷招兵选将讨伐贼寇的音讯后,无法再静心修行,匆匆赶来应征,不意山高路险迟了一步。还请将军宽限片刻,使贫僧得以遂愿,报效国家。”赵将军闻言,望着翰成颔首一笑,转身走到几位朱袍公服的考官那里,对正中一位气宇超人的青年公子低声说着什么。

翰成见那青年公子身着明黄袍子,脚登皮履。人虽生得清瘦,神采气韵却是俊逸过人。慧忍立马猜出了:这位青年公子恐怕正是贺公主一母同胞的长兄!翰成所料不差,正中的青年公子正是大周皇太子宇文赟。

几天的比武,太子虽说很感振奋,觉得意犹未足,却也说不清是何缘故。

就在赵将军诏布结果时,突然就闯上来了一位小和尚。太子心下觉得新奇,从旁暗暗打量了这个小和尚一番:见他有二十来岁,生得俊武精壮,双目炯若有神。虽脚踏一双罗汉鞋,扎着高高的绑腿,一件灰色僧袍洗得发白,却难遮掩得住满身的勃勃英气。

太子不觉心下见爱,一时预感到:面前的这位小和尚很可能正是自己企望的那个人!不知太子低声说了句什么,赵将军转身对翰成道:“这位小师父,请先见过太子殿下。”翰成叩拜太子:“小僧释慧忍参见太子殿下!”太子笑望着他:“俗姓什么?出家何寺?”翰成不卑不亢地回话:“禀太子殿下,小民俗姓周,出家嵩山少林寺。”“平时都练些什么武功兵器?可曾读过兵书?”“禀太子殿下,小民自小修习武功。剑、枪、箭略会一些,兵法也略读过。”翰成答道。

太子问:“小将以为,兵何以为胜?”翰成答:“以治为胜。”“哦?兵力多少难道不重要吗?”太子问。

“回太子殿下: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又有何用?所谓治者,治兵严谨,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进退有节,左右有制,虽绝成阵,虽散成行。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这样的军队自然一往无敌,天下莫挡。”太子又问:“若两军相遇,敌不可来,我不可往,各自防设固备,俱不敢先发。我欲袭之该当如何?”“回太子殿下:兵不厌诈,可使大军以假象迷惑敌军。如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千军万马却寂若无声,声东击西而攻其不备,兼以奇谋疾兵,主动击敌。”“你若为将,如何对待士兵?严格还是宽厚?”“严而不厉,宽而不纵。将帅必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如此蓄恩不倦,方可以一取万。”翰成答说。

太子点点头,心想这个小和尚果然读过几部兵书,又问:“与敌交战之前,作为一军之将,应当做好哪些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乃首要。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击其疑,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翰成不慌不忙地回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