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2/3)

大周京城内外万人空巷,官兵百姓十里守望,翘首以待。

仪仗来到皇正门时,武帝和皇后改乘紫金溢彩、盘龙绣锦的大御轿,穿彩廊越门,末了,由武帝亲自携着手儿,扶下大轿,搀天元。最后颁旨下诏:册为掌的大周皇后,同时诏布大赦天下,减免境内百姓当年所有赋税四成。大宴群臣和各国使臣,朝野共庆,喜气洋洋。

突厥一向是中夏北的大患,如今大周天娶回突厥公主,两国和亲,朝廷百姓俱都满心喜,祈愿两国从此永结和好,再无边扰。

突厥大可汗请迎亲的四位王公向武帝转达自己的格外承诺:大周攻打齐国时,突厥愿十万兵相助!京城里,武帝早已接到了八百里加急飞报,估算皇后到京城的日,早已令内史备下了奉迎皇后的全副国礼仪仗和鼓乐宴席,等等。

大婚之后,武帝接着便召集大臣朝议册定大周储君。这样,当他亲率六军东征之时,太就可以留守京师,在大臣的辅弼下实习掌朝理政了。

待王公几番亲自驰飞报,众人终于看到了皇后的行殿遥遥隐现于远。这边,只听鼓乐登时齐发,笙笳箫笛、金钹琴瑟齐声奏《百鸟朝凤》,乐而喜庆的旋律直云霄。于仙乐萦回、彩旌如林里,一明黄衮绣、金珠冕旒的阿史那公主,在一群中夏人女官和碧凸鼻、胡人着扮的突厥送亲者的搀扶簇拥下,缓缓步下辇车。沿着一条长长的红地毯,十八岁的阿史那公主在左右扶持下,缓缓地朝大周皇帝的龙辇走去,她上的曳地裙裾和七彩罗袂与羽仪彩旌映,长长的大红罗纱披巾在明丽的朝和微风中曳曳飘扬。

大周百官黎民朝拜之后,武帝亲自搀扶着阿史那公主一同登上了饰满凤羽苏、缀满珠玑锦绣的八宝龙辇,在两排荷戟扶钺的卫士和彩旄旌旗列成的仪仗长阵中隆隆驶过。朱伴着鼓乐笙箫一路碾过皇城的青石大,一路受到都城万民的瞻仰朝贺。

突厥大可汗也备下了丰厚的嫁妆陪送阿史那公主。除了宝毡车、华毯珍、珠翠琥珀之外,为了排遣公主远离故土的烦闷孤独,还专门陪送了一支由几十名突厥歌舞乐伎组成的突厥乐队。待择定良辰吉日后,汗王派了一支突厥王公和武士组成的送亲队伍,与大周国武士人一起,在中夏乐队和突厥乐队一路番的喜庆鼓乐声中,卫护公主归中夏与大周国主完婚。

尉迟迥家族几位主要成员却是各有各的打算。大司空尉迟纲表面倒显得格外超然,他起初不大说话,只是冷观看武帝的意思。后来因见两帮朝臣争执太过激烈,齐王一势对鲁王的攻击已令陛下明显到难堪时,便面为鲁王辩白了几句:“鲁王虽系陛下长,可年龄毕竟还不大。这些年来一直持文武功课的修习,十几岁的孩每天竟和众臣一样风雪无阻地上朝下朝,除了病痛,极少有过缺席,委实不易了。”王轨奏:“立储不是一般的晋升。鲁王生母系南朝罪俘之后,系朝廷立储之忌,此其一;鲁王本人虽为长,但行为轻浮、亲昵小人。而大周江山重如泰山,非天纵英明、雄才大略之辈恐难克承重任,此其二。据此两,臣以为不可轻言立之。”大将军长孙览据理争辩:“李妃娘娘虽系罪俘之后,却是前朝之事。而且,阿史那皇后未归中夏以前,李娘娘也已实际掌多年,懿范可敬,从未闻知有过任何些微的失德之。”孝伯启奏:“陛下正当壮年,谨行德,万民率范,必得天运久长。国母阿史那皇后既已迎回中夏,母仪天下,大德厚福,终不负天下期望。立储

突厥公主将要来到时,武帝乘坐龙御华辇,率文武百官、六嫔妃和城中军民数万,喜气喧天地等候在十里长亭,众人排列绵延直达城外十数里隆重奉迎皇后。一路两行,七彩旌旆从路边一直飘摇到皇,各灯也缀遍了京城内外巷

众王公正惊骇万状时,忽听背后一声暴响,众人急忙循声望去:就见刚刚还好端端竖在那里的突厥大可汗的牙帐,此时竟被狂风轰然掀起,伴着的黄沙和黑云在半空中翻来去,转便消失无踪了!接着的十多天里竟然一直狂风不止,突厥遍地的兵营和附近落的帐篷大多被狂风掀飞卷走。奇怪的是,驻扎在突厥附近的大周王公和卫士们所居的临时帐篷,竟没有被狂风摧毁一!好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反倒被大周王公们请来暂避一时风寒。

众位王公喜望外!一面派人火速回京禀报武帝,一面准备大宴突厥王室和群臣。

在议定太之事上,朝中大臣们发生了意料不到的激烈争议——以齐王、王轨为首的一势,与来和、窦恭为首的两帮朝臣各自据理力争,分毫不让。

和日丽的天空,蓦地翻过来大团大团的黑云,刹那间天地万便漆黑如夜起来。打着旋儿的怪风一面凄厉地叫着一面扑天卷来,伴着一串惊人的炸雷轰响在半天。

木扞大可汗和他的臣们不禁大惊,以为定是神佛惩罚突厥的背信弃义,也有疑惑大周国有天帝暗中扶助的。于是急忙派人请来大周四位王公,主动提请大周使臣准备迎娶阿史那公主回归中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