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他常在晚饭过后,央求着铁敬尧带着他来到这里,与其他的孩子们一块的玩耍嬉戏。
往事如烟,却也如跑马灯般的在脑中盘旋,而铁敬尧坟头之木早已成拱,怎不叫他心有凄恻,唏嘘黯然。
跨步入园,人声渐远。
仇天云沿着曲廊,在黄昏中踽踽独行。
忽然,他听到了一声幽幽轻叹,循声望去,只见前方一座凉亭里,有一个白衣女子正背对着自己,凭栏而立。
他停下了脚步,接着就听到那背影姣好的女人低声吟哦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而这女人声若泣血,不但把这阙词一字不漏的背完,临了又是一声幽叹,直听得人顿入愁城,五腑内脏全都纠结在一起了。
仇天云当然不会相信自己遇到了什么女鬼。
不过,此时此景,胆小一点的人,恐怕也必然会吓得回头就跑。
有感而发,仇天云不由出声赞叹,道:“好一个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姑娘可把‘易安居士’这一首‘声声慢’,给吟唱得传神入髓极了。”
夕阳中,那白衣女子霍然转头。
因为背光的原因,仇天云无法看清她的面貌,却能感觉到她那一双亮如星辰的眼波。
心头为之一震,他正想再走近一些。
那女人已寒声如冰道:“你懂什么?”
仇天云怔了一下。
当明白人家语气中竟有看轻自己之意,他便停了下来。
三岁开始就习字学文,六岁各家诗词即朗朗上口,后来又跟随着“潇湘儒侠”十几年,仇天云的文学底子又怎会差?
一股傲气不由心生,他淡然道:“这‘声声慢’本是平韵调,但‘易安居士’改用仄声,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旨在把语气加强,而愈显得词句凄清哀感。最难可贵的是又让‘叠’字全无斧凿痕迹,才是这首词的精妙之处,如珠玉落盘,古今所无。倘若姑娘吟哦之际,能加重些萧瑟寂寞的语调,当更能让这‘愁’字回肠荡气,而益增凄美及绕梁三日了。”
白衣女子身躯微震,眼眸更为之一亮。
或许她也没有想到,这个男人也会对一代词女有这么深切的认识。
仇天云决定要展露一下自己,他继续侃侃而道:“李清照在北宋词人中自成体系,她的词清丽,活泼,缠绵,柔婉。
然而在她四十七岁后,丈夫赵明诚病故,使得她作词风格为之大变,由清丽婉约一变为凄怆沉痛,这首‘声声慢’就是她在晚年所写,把一个寂寞深闺,度日如年的妇人心境,挥洒得淋漓尽致。
虽然她的词流传的只有五十首,但在格律上,内容上,修辞上,却比她同时代的大词人,如柳永,苏轼,秦观,毫无逊色。
照创作方面来说,她的白话手法的描写,美妙的韵律,真实的情趣,更树立了个人的完整作风,和班昭,蔡文姬两位汉代的女作家相比较,李清照更是能发出博大笃实的光辉,沈乙庵曾经有一千古不易之妙评-‘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之苏,辛,非秦,柳也。’实在是非常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