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3/7)

,方圆只有两丈大小。

何以称为最后?

那是因为路径到此而止。

是不是真的再前进无路?

那就要待事实证明了。

这间石室已经有了阵设,不过阵设得却极简单。

简单得只有一个香案,一个拜垫。

香案上摆着一个香炉,一对烛台。

香炉内,赫然正然着五根线香,已烧残过半,缕缕青烟,正自袅袅上升,缭绕空际。

如果不经人点燃。香是不会无故自燃的,更不会自动的跑到香炉里面去。

谁点燃的?

人在那里?

洞口何以又蛛网宛然?

他不从洞口进出?

吃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翁如松。

唯一使他能够确定的,就是这个洞里仍然有着活人。

我必须找到他。

但是,怎么样才能找到他呢?

于是,他想到璇玑客,也想到贾芸。

难道贾芸是璇玑客的弟子?有意接引我来到此处?

若果如此,我该虔诚一拜。

他走到拜垫之前,跪了下去,口里虔诚的祝福说道:“弟子翁如松,敬祝璇玑客老前辈,福体康泰,并恳赐一瞻慈范。”

说也令人难以置信。

就在他跪拜祝福同时,一阵轧轧声响,接着便觉拜垫向下沉落。

他挺直的跪在拜垫之上,不稍移动,双目微闭,听其自然。

拜垫的突然下降,他并不觉得意外。

在他的意识中,这个古洞早已蕴满神秘。

洞可自然生成,而阵法则非经过人工布置不可,既有阵法,则机关消息的设置,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再进一步说,他认为他的虔诚祝福,已得到洞主默许,拜垫下降,乃是引他相见的必然步骤,所以他依然挺直的跪着,以表示他对洞主的诚敬。

下降的拜垫,已然停止。

启目打量,又到了另一间石室,大小约与上面相仿。

在他的面前一张石床,石床上盘膝坐着一个老人,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层皮。

他以为这个老人便是洞主璇玑客了,立刻肃容拜道:“弟子翁如松,参见璇玑客老前辈。”

老人没有回答。

他又说了一遍。

还是没有反应。

抬头仔细注视。

老人已无鼻息,双手交叉,环抱胸前,指甲特长,已自背后绕向胸前,将自己紧紧束住,衣服已残破不堪。

看样子,似已坐寂。

“何以把我引来,拜见一个死人?”

他这才感到奇怪。

“既有香火,必有生人。”

这么一想,他觉得还是应该找找的好。

正当他想要起立的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传入他的耳鼓。

“孩子,你可是专诚前来见我?”

翁如松目注老人。

老人动都未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