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向西而去。
朱坤抢作了长随的模样,随在翁氏兄妹之后。
在他们离开魏家的时候,草草将师父、师弟,胡乱挖个坑埋葬了,牵出了魏子云的坐骑,大门从里倒锁。
三骑人马,踏着晓雾,向中牟进发。
午初时分,已出了四十多里,隐约间,前面已显出村镇。
正行间,一老人歪歪斜斜,边走边歌,迎面而来。
只听他歌声道:
“凶!凶!凶!莫前行,大头妖怪八双手,满身都是臭烘烘,一支短棒三双眼,打过西来打遍东!
凶!凶!凶!莫前行,红衣女子会念经,妙舞长歌皆兵,一曲笛儿销魂魄,制敌作凭两棵葱!
莫前行!莫前行!赶吉避凶乃英雄,莫逞豪强莫逞能,世无烦恼多自取,何若回头走别径!
…”
别看老人走路歪斜,酒意醺醺,脚底下还真不慢,就这两三阕歌声瞬间,已擦肩而过,走得不见了影儿,以后歌辞已听不清楚。
三个人起初也未在意。
若梅且觉得音韵铿锵,十分有趣。
待细辨歌词,再证以歌声,字字清晰入耳,步法亦极神奇,而且走得极快。
分明是风尘奇人,托歌寄意,指示自己三人,前有强敌,避之为吉。
等想清楚了,再想找寻老人时,那还能看到丝襟片影?
如此奇人,交臂失之,心中不无怏怏!
意料中,老人所指强敌,必与昨夜暗中行凶之人有关。
若要如此,何必舍近求远,再回开封,在来敌之中随便捉住一个活口,岂不就可追问出这个危害翁、魏两家的主谋之人,究竟是谁?
翁如松初生之犊不怕虎,豪气干云的朗声问道:“朱大哥,你可听说过适才那位老人家所指的人物是何来历?擅长什么功夫?”
经过昨夜一声凶杀事件,无形中,已把双方的距离拉近,如今同仇敌忾,彼此间的称呼已经改正过来。
朱坤年已三十多岁,早年在师父的镖局里,也曾单独走过镖,江湖见闻自是极多,闻言答道:“昔年江湖上,有一个独脚大盗,名叫八臂瘟神韩章,擅发各种暗器,无一不毒,称手兵刃名瘟癯棒,内藏毒针、液烟,操纵机关在棒柄处,与人交手之时,出敌不意,可暗发伤人,这两种东西,可单独发射,也能同时并发,实属防不胜防。此人如在,当已年逾七旬。
不知那位老人所指的是不是他,如果相遇,两位弟妹还须特别小心。
至于所说红衣妖女,以前还没听说过,如照老人所说,似乎也不是什么正当出身的人物。”
“我们暂避一时还是迎上前去?”
“自然迎上前去,如要事事顾忌,什么时候才能找出主凶?”
“对!说得有理,大哥陪着你就是!”朱坤也被翁如松几句话,激得豪性勃发。
入镇略进饮食,再又继续上路。
既有警讯,三个人的心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觉。
在翁氏兄妹是初逢大敌,心情未免有些兴奋和紧张,但却绝无丝毫恐惧。
朱坤则不然,他心里在嘀咕着,唯一希望是千万不要遇到八臂瘟神韩章本人才好。
一轮红日,随着马蹄行进的方向,向西移动。
愈接近中牟,三个人的心情变化得愈厉害,恨不得敌人马上就出现在跟前,分个输赢才好。
事实没有让他们过分失望,但也不尽合乎他们的理想。
敌人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除去拦在路上的两个人外,道路两边还有十二个,每边六个。
拦路的两个人,一个是七旬左右的老人,身材中等,头却特别大,另一个却是十几岁的美丽少女。
“各位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