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三侠折回,率众迁往他处。”
葛扬诧道:“稽少侠尚不知雪峰有变否?”
稽康面色一肃,答道:“约略知道,吕大哥人呢?”
雷鸣霄道:“吕少侠不知所踪,照理本该从鲤鱼峡早回,恐凶多吉少。”
稽康神色一变,道:“小叫化也是从鲤鱼峡而来,目前事急,无暇多事耽搁,桑姑娘请背朱少侠,有劳葛老师雷大侠照小叫化所画地址赶去。”说着伸手入怀,取出一个纸卷递与葛扬,又道:“途中尚希慎秘,小叫化仍留在雪峰寻觅大哥大嫂的生死下落。”
话方落音,人已腾身飞落石榻,伸出两指,疾朝朱玉琪胸后点了三指,催促葛扬等人离去。
葛扬咳了一声道:“闷葫芦终须打开,稽少侠请勿故弄玄虚,免得葛某寝食难定。”
稽康皱眉答道:“小叫化知道的不比葛老师为多,只从卢老前辈口中得知梗概,不但雪峰变生不测,而云台也起遽变,商六奇为一来历似谜的叶超尘制住掳去,这雪峰也是此人所为,葛老师宜早动身迟则无及。”说罢,一跃出得洞外而去。
暮秋九月,江南正是千山落木,万里飞霜,景物萧条。
阵阵黄叶飘落庐山白鹿洞侧登山石阶上,时交申初,暮霭低迷,天边尚留着一轮斜阳,秋风送寒,低云中不时飞翔一行行南云北雁,呱然唳鸣,使人触目凄凉,心头满不是滋味。
蓦然,山道上随风隐传来歌声: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陌上寒烟翠,
山映斜烟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歌声铿锵凄凉中,一条修长人影缓缓走下山道。
这人身着天青长衫,面如冠玉,额下三绺长须,星目胆鼻,神清气秀,潇洒俊逸,肩上带来一柄长剑,丝穗拂动飘摇。
他身法有如行云流水,迅速,于后片刻,便已来在滨临鄱阳的官道上。
湖风狂劲送来隐隐一阵莺铃蹄声,他转眼望去,只见六骑护着一顶青衣小轿奔来,四名轿夫袒着上体,气喘咻咻,汗流遍体,骑上人均是貌仪威武,身带兵刃的武林能手,太阳穴高高隆起,目中精芒电射。
但听轿内传出一个苍老语声道:“六位壮士,轿役们想已累了,前途有什么歇足上处暂且打住用些酒饭,也好恢复体力。”
骑上人答道:“祝大人,贼人至今犹未放过大人,如不兼程赶路,恐凶多吉少。”
轿内谅是下任官吏,闻言叹息道:“生死二字,下官已不放在心上,只是六位盛情难却,令兄弟衷心歉疚,前途如有酒户,不妨打住,兄弟要与六位壮士畅饮几杯如何?”
六人在骑上望了一眼,一个四旬上下汉子骑上欠身道:“谨遵大人之命!”
说着两道锐厉的眼色落在那背剑中年文士身上,深深打量了两眼。
那身穿天青长衫中年文士,只当未曾瞧见,微微一笑,身法仍是从容慢步行去,口中低吟一阕歌词:
楚客多情偏怨别
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
夜间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
天若有情天亦老
惆怅旧欢如梦
觉来无处追寻
歌声甚低,若断若续,似有似无。
小轿帘檐揭开一线,那退任官吏似为歌声吸引。
天色暗垂,前面现出三两灯火,不远正是一处小小镇集,轿骑奔行如飞,片刻之间,已赶抵镇口一家饭庄。
四名轿夫放下轿杠,小轿平落在地,轿帘一扬跨出一个青衣小帽,气度威严之老者,由六个汉子护着走进户内。
店主眼力最尖,知道这老者必非常人,亲自迎着引向一张八仙桌面坐下。
老者先吩咐店主一席丰盛的酒饭与四名轿役食用后,再点了十数味应时佳肴,二十斤状元红。
六个劲装汉子不禁危坐面色诚敬,但不时顾盼店内食客,突发觉那青衫中年文士也在座,不禁面色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