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只要自己小心,不去惹事生非,鸡道还有什么祸事落到头上来不成?他想到这里,决心到村外去走走,在吃过午饭之后,就把这个意思对爷爷说了。
王仲甫也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同时已知道王述先的武艺不弱,尤其是打不过就一跃悬空,他这最后一着是任何高手都办不到的,所以嘱附几句早去早归之后,就让他去了。
王述先倒也小心翼翼地装饰了一番,把鳗皮衣贴身穿好,束了蒙天剑,再穿上外衣,然后走出门外,仲甫看他刚刚踏出门槛,就回过头来喊“任叔叔来了”!
王仲甫闻声迎了上去,已见任乾玉携着王述先笑道:“看这个样子,王兄弟又是要出门了…”“谁说不是,他想到村外走动,也只好由他了。”王仲甫皱着眉头说。
任乾玉笑道:“到外面走走当然好…”又转问述先道:“不过,你很少到外面玩,你不认识人家,人家也不认识你,一个人能玩出什么味儿来?倒不如我带你到邦加村去走走,顺便认识几个伯伯,叔叔、哥哥、弟弟,比你一个人乱撞乱走要好得多。”
王述先笑道:“本来我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不过在家里闷得发慌,很想到外面走走,同时又记起你以前对我们说的铜鼓岭上,留有汉朝马伏波将军的铜鼓,很想去看看,现在既然任叔叔耍带我去邦加,那末,铜鼓岭我也不去了…”一停又说:“但是,我可不表演什么给他们看!”“你放心吧”他们不会知道你有一身的轻功,充其量也不过叫你走一两趟刀剑拳脚,你也不必把蒙天剑拿出来,随便拿一根竹棍或是木板之类,当作刀剑来使,又有什么了不起?”王述先笑着答应了。
王仲甫见到任乾玉刚巧来遇上述先要出门,而且任乾玉又自动地要照顾述先,省得自己耽心,不禁心里大喜,当下大家寒喧一会,也就让述先跟看任乾玉走了。
邦加村坐落在向涛村的西北,沿着文昌溪往上走十二三里就可以到达,以王述先和任乾玉的脚程来说,倒用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可是这时在青天白日之下,田野里人多来往,不便施展轻功惊骇世俗,只好一步一步地捱,竟花费大半个时辰在这十二三里的路上。
任乾玉对于邦加村是经常来往之地,全村里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认讥他,所以进得村来,见到人都要招呼点头,忙个不停,那些村人见到这次任乾玉带来一个十二三岁,眉目如画的小孩,就有不少好奇的人跟在后面,而且还窃窃地猜想,可是,任乾玉并没有理会挪些闲事,迳拖着王述先向林逸夫的家里走去。
林逸夫是邦加村的首善,历代书香,传到逸夫这一代,兄弟三人,逸夫居长,逸民居次,逸华最幼;他们的父亲林卓然于五年前一病身故,林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身体健康,但也安享佳儿佳媳之福,有时含饴弄孙,自得其乐,把一切家事交给长子逸失去管理。
逸夫兄弟倒也亲睦,更鸡得的是妯娌也同样一团和气,从不发生争执,因此,全村老少无不以逸夫这一家作为马首是瞻,以他这一家和睦礼让的家风,作为训勉子弟的蓝本。逸夫的年纪虽然不过是四十五岁,但是村民爱戴,不论大事小事无不取决于林家,俨然成为全村的领袖。
这一天逸夫刚巧有点小事往县城去了,逸民正在帮忙僮仆整理客厅,忽然听到外面喧喧嚷嚷正待出门看看,已见任乾玉携带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跨进了大门,任乾玉呵呵大笑道:
“二哥,你想不到吧?…”王述先见任乾玉称呼人家做二哥,他也自然地喊声“二叔!”
林逸民一愕,仔细端详了一会,才笑道:“小兄弟不必客气了”又转过话头向任乾玉道:“这个小兄弟太概就是王师父的那对瑰宝了,幸会幸会!”一面说一面把任乾玉和王述先向书房急让。
任乾玉带看王述先跟了主人到书房坐定,立刻有家人过来献茶,任乾玉等候家人退去之后,就天南地北和林逸民塞喧起来,只有王述先坐在旁边,一双星目尽向那四壁悬挂的书幅图书发怔,心里不由得暗暗昨苦,要知道任叔叔带他出来这样玩法,他倒不愿意来了;可是已经来了又不能回去,纵然自己可以回去,人家也不愿意放他走,真是左右为难,脸上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不耐烦的形迹。
任乾玉和林逸民虽然是谈他们的话,但是眼睛也随时注意到述先的动作,现在看到他脸上的表情,那还会不知道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