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济清,我以师叔之尊,命令你退下去!”
济清僧已经暴怒如狂,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哪里还肯听禅海大师的喝止,于是暴睁环眼,厉声说:“在弟子当值之日,死伤三名四代弟子,我有责任讨回这笔血债,弟子已向佛祖宣誓,要想今日之事不争,除非对方赔偿三条人命,否则,弟子当以死力争。弟子抗上之罪,待等事毕,弟子当自求处分,望师叔不必再增弟子的罪过。”
凌壮志见济清僧不可理喻,顿时大怒,不由怒声说:“娟妹回来,让愚兄试试他究竟有几分蛮力。”
说话之时,纵身而出,直落场内。
济清僧见此,仰天一声狂笑,傲然朗声说:“我济清今天斗的就是你凌壮志,你果真胜了我济清,再去本寺先祖圣地的金霞宫不迟。”
话声甫落,横杖向凌壮志奔来。
就在济清举步的同时,蓦然一声巨钟大响,就在钟鼓楼上响起,声荡山野,震耳欲聋。
济清僧惊得浑身一战,倏然止步,面色大变,数百僧人,俱都大惊失色,纷纷转首,一齐望向钟鼓楼。
荒然一声,第二击又响了。
钟声未落,鼓声又起,咚咚之声,连续不绝。
禅海大师霜眉轩动既惊且怒,不知何人闹此恶作剧,居然瞻敢乱击大佛寺的巨钟大鼓?
钟声,鼓声,交替互鸣,紧密乱急,无节无序,宛如大佛寺出了什么万分紧急的大事情。
禅海大师一定神,即将手中的玉如意,迎空一挥,怒声大喝道:“速将钟楼围住,万万不可放走击鼓之人。”
话声甫落,陷入惊惶的数百僧人,蓦然一声呐喊,纷纷扑向钟鼓楼前,势如海啸潮水般涌去。
数十个披杏黄袈裟的中年僧人,早已飞身纵上侧殿和气势雄伟的大山门上。
济清四僧,也形成包围之势,分别飞至钟鼓楼四周附近的殿梁和松树之上,神色惶急,横杖而立。
四僧凝目一看,面色同时大变,脱口一声惊啊,险些跌下地来。
只见钟鼓楼内,钟鼓声起,悬空飞动,交替碰撞,哪里有半个人影。
济清四僧这一惊非同小可,冷汗顿时流出来,不由同声高呼:“师叔快来,师叔快来。”
禅海大师心知有异,大袖一挥,直飞山门之上,老和尚凝目一看钟鼓楼内,也闹了个张嘴瞪眼,愣在当场。
老和尚虽是空门中人,但在光天化日之下,他还不太信有鬼,可是这种奇异现象,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急忙一定心神,立即合什当胸,朗声宣了一声佛号。
佛号一响,钟鼓楼内的钟干鼓槌,应声自坠,同时止鸣。
这时,全寺数百僧人,个个面色苍白,俱都闪目惊急,一齐仰面望着钟鼓楼,任由冷汗滴滴下流。
禅海大师闭目合什,竭力抑制杂乱情绪,心绪一净,灵台自明,觉得这正是制止济清的大好借口。
心念已毕,立即睁开双目,望定济清,肃容说:“你做事任性,违反佛心,佛祖亲自显圣,钟鼓楼果然自鸣,佛祖慈悲,不但救了你自己,也救了大佛寺近百年来的声誉。”
说此一顿,突然沉容厉声问:“今日之事,你将如何处置?”
济清僧凶恶威猛,原就缺乏明智,加之亲见钟鼓自鸣,早已心胆惊吓,惶慌不知所以了。
这时,济清僧见禅海大师轩眉厉色,怒声责问,立即俯首,满面惶愧之色,恭声说:
“弟子愿意长跪佛祖座前痛悔,并请师叔厉责。”
话声甫落,气势巍峨,香烟缭绕的大铜殿中,蓦然又传出一声法脆悠扬的铜磬声音。
禅海大师和济清四僧,心头猛然一震,面色同时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