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元波后来怎样了?”
“方大人,请你原谅,他们后来的事,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话可以相信得过,你且在隔壁坐着,得我召唤,马上过来。”
聂三娘连忙依他的指示退出,当她退出房间之时,真好像刚拜访“死神”回来似的,余悸犹存。
不久,她就奉召入呈。
书房内多了一个黑衣妇人,面上蒙着轻纱,使人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她清丽的面容。
“聂三娘,你可从得三尸教主祝芸芸?”
“认得,她时常出入那条巷子,已见过她很多回啦。”
视芸芸也道:“是啊!我见过聂三娘好多次了。”
“祝教主说祝海棠是夜就失踪了,迄今不见影踪。聂三娘,祝教主这话可不可靠?”
“当然可靠啦!”聂三娘忙道“在方大人您面前,天下还有谁敢撒谎?”
“哈!你好说了。现下祝教主自愿帮忙擒捉公孙元波。聂三娘,想你当日能把公孙元波那等摆布,又能把他卖钱,可见得手段高明。”
“方大人夸奖啦!”
“方某人说的是实话,因此本司有意请你聂三娘帮忙,务要擒下公孙元波,你意下如何?”
聂三娘正是求之不得,连忙答应了。
方胜公问起那祝海棠下落,祝芸芸道:“敝教弟子的行踪,我一向都算得出,独独海棠这一次不知躲在什么地方,既算不出地点,也不知她的生死。”
方胜公缓缓道:“晤!这样说来,她一定躲在能破去你占算法力的一个地方,这已是上佳的线索了。祝教主,你想想看,什么地方能破去你的神通?”
“除非是在阴间。若在尘世,那就只有佛门净地有这等神力。”
“聂三娘,你瞧怎样?”
“若以贱妾之意,”她欠欠身才道,‘”祝海棠一定躲在什么庵寺之中。”
“对!”方胜公表示赞同“不但是在庵庙,而且一定是规模不大而又有得道僧尼主持的庵庙。”
他吩咐外面一声。眨眼间,那方眼明已捧着一本名册送来。呈上之后,立即退出。
“在这本名册内,详细记载着京师九城之内的每一间庵庙,以及住持的是什么人。”
方胜公一面解释,一面翻动名册。
他很快就看完,道:“有三个庵庙最可疑,咱们逐个探听细查,很快就见分晓。”
他招呼一声,方眼明又进来。方胜公吩咐道:“传令本司的两位女供奉出马,到这三个庵庙调查。”
在慈云庵中一日子清静,庵门虽设而常关,从无外客打扰。
祝海棠虽已皈依佛门,可是她尚未具足三戒,仍是带发修行。
她突然感到心神烦躁不宁,当下连忙添香再拜佛祖。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这尼庵的岑寂。
祝海棠无端端吓得直跳起来,惊惧狐疑的目光,穿过花木扶疏的院落,投在那扇时时关闭住的大户习上。
叩门声稍停片刻,又响起来。
祝海棠长长透一口大气,宽慰地道:“如果是薛四爷那边的人,他们一向强横霸道惯了,这会必定破门而入啦,哪能这般斯文有礼慢慢地敲门呢!”
但她旋即又忧虑起来,记起昨夜慈云庵主五灵大师召见自己,还给了她一封密封着的柬帖,说道:“世人眼中的得失,未必是真得,也未必是真失。万法万缘,本属前定,有些事情要避也避不掉。你将此柬放在身边,或者有一天会用得着。”
这封束帖封皮上没有一个字,也没有注明拆开的日期。她本想追问详情,但玉灵大师慈祥庄严的态度,使她心中大为安稳,打消了追问之意。不过,现在她却不由自主地想起昨夜这宗事,同时又想到今晨一直心神不宁,这是自从入庵避难迄今,第一次发生的现象。
第三度叩门声传入她耳中。本庵原有几个女尼,目下都在后面静坐。祝海棠心念一转,认为不好惊动别人清修,当下下了决心,珊珊举步行去,分花拂柳地穿过院落,来到大门边。
她隔着大门问道:“谁呀?”
“我姓楼,楼梯的楼,是从庐州来的。那边有一位老师父着我顺便悄一个信给这儿的庵主…”声音是个中牛妇人,口齿伶俐,说得清楚明白。
祝海棠“啊”了一声,连忙把大门订了开。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中年妇人,长得粗眉大眼,身子强健,衣服十分朴素,挽着一个粗布包袱。
“楼大娘,请进来歇会儿,我去禀告庵主。”
“好,好,谢谢您啦!对了,你家庵主尊称是玉灵大师吧?我别摸错地方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