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楔子忽兰忽失温之血(5/10)

李文忠在瓜洲将小明王的座船凿沉在江心。而在登基之后,朱元璋更是下诏在全国捕杀明教教众,并严禁明教在中原发展。

严子乔继任教主时,明教在中原的教会已经是百不存一,而且剩下的许多都已经改换门庭了,在西域也只剩下光明顶这一小块落脚之地,明教在中原的地盘,都已被中原武林的各名门大派瓜分殆尽。

胸怀大志的严子乔自然不会甘心,开始着手重整旗鼓,以图恢复失地。但因为明教已被朝廷明令禁止,虽然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教众也已扩展到数万,严子乔的向中原武林发展的雄心还是在中原武林各大门派及朝廷的双重打击下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也就是在这个时侯,机会从天上掉下来了。

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驾崩"之后,继位的是他的长孙朱允文,称建文帝。而建文帝登基不过一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就上书以"清君侧"、讨伐齐秦黄子澄为名,起兵靖难。

说是"清君侧",其实谁都明白,燕王是想夺位,这真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要夺天下,仅靠燕王手里那些已被削减得差不多了的兵权和兵力当然是不够的,更何况燕王还必须考虑到自己夺位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失民心,招兵买马已是头等大事,另外,燕王还必须顾及到退进大漠后一直没有驯服的残元势力,怕他们趁中原战乱而进犯。所以除了联络对建文帝不满的诸王、招纳手握兵权的边将之外,燕王身边的第一谋士道衍和尚就想起了一直蛰伏在西域的明教这支强大的力量。

于是,那时侯还没有以"云水"为号的云水和尚奉命北上光明顶,与严子乔接上了头。

燕王开出的条件也正是严子乔梦寐以求的──只要严子乔能率领明教的力量助他靖难,听其调遣,则靖难成功之后,明教在中原的发展将不再被禁止,只不过不能再称"明教"。

一拍即合。

燕王朱棣经过四年苦战,夺取皇位之后,果然信守了当年许下的诺言,各地官府果然对改称"圣火教"的明教在本地开香堂收教徒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至于圣火教与中原武林发生的冲突,只要没有人来告状,官府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年之后,圣火教在中原已经站稳了脚跟,就在严子乔踌躇满志、准备在中原武林大干一场的时侯,杨溥杨大人也不知是怎么了,偏偏想起了成立"健儿营"这么个主意,皇帝当即想起了在他的"率土之滨"的千千万万的臣民中,还有严子乔这么一个人。

于是严子乔只好放下教中的一切事务,率领他教中的精锐,随军北征。一年之中,至少有八个月,他都被皇帝留在身边,而圣火教在中原武林的发展计划,也就因他无法分身而迟迟不能实现。

严子乔现在就在叹气:"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皇帝会在众将不知道的时侯派出自己的侦骑,严子乔也自有自己的一套与中原联络的方式,刚才就从中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继洛阳分会、济南分会失守之后,江南分会也在武林中另外的一个"魔教"白莲教的围攻下陷入了困境。

站在他面前的两个年轻人,是他最得力也最信赖、同时也是教中职位最高的两个人,脸上总是带着迷人的微笑、轻袍缓带、英俊潇洒那位是光明左使金不换,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那位是光明右使慕容冲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