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恼的正欲前往解围时,突然又见到两名老者中仅余的一人,正迅疾扑向江姑娘左方,因此心中一急,立即大声叫道:“老儿,接暗器…”
大叫声中,刚抓握入手的两粒五花石已迅疾射向那老者后背,身形也同时扑向那名老者后方。
那名老者闻声一惊!果然听见身后破空尖啸的暗器声劲疾接近,哪还顾得攻向江姑娘?迅疾身形暴然斜窜且转身扬臂护身…
霎时,两粒五花石已由身侧不到两尺之距尖啸掠过,若是晚了一步必然会被击中。
“大家快圈住他…”
“快…快追…胡香主他们快到了…”
“小子,别逃!接大爷一刀…”
小飞身形前扑中,已有七个大汉,喝叫连连的尾随追逐著,因此再度伸手握了一把五花石朝后方劲疾射出,阻止那些大汉追攻,而前扑的身形也已临近那个老者不到两丈之距了。
转身扬臂护身的老者,眼见丑少年的身形已然逼近,顿时狂怒的猛然击出一拳,并且怒喝道:“小子!老夫劈了你…”小飞皆在为江姑娘解围,而且在短暂的时光中,对方后援的四十余人已接近至六十丈不到了,因此疾掠的身形暴顿斜移,避开拳势,右手又抖手射出两粒五花石,劲疾射向老者,逼得老者又是惊急闪避。
小飞也利用短暂的刹那间,又掏石疾射,五花石劲疾射向围攻江姑娘的四个大汉。
“啊…”“哎哟!好痛…”
“呃…”“痛死了…小子,找死…”
接而便听痛呼闷哼声连响,四个大汉中有一人已然轻垂倒地,另三个大汉则是抚胸抱臂的痛叫倒退。
而小飞已趁机掠至香汗淋漓的江姑娘身侧,伸手一捞,已紧抓住她左臂拖带,并且急声叫道:“快走…”
江姑娘惶恐慌乱的施展剑招,分拒四个大汉的攻势,已然捉襟见肘了,哪有时间注意身周景况?倏觉左臂一紧,大吃一惊的正欲挣扎时,已听熟悉的声音入耳,顿时心中一松,且毫不犹豫的随著拖势狂急奔掠。
施展的招式虽然令人摇头叹息,但是逃命的轻功竟然不赖,因此当老者及众大汉怒叱追逐,另一方的四十余人也已临近二十丈左右,同时尾随追逐时,小飞也已拖著江姑娘往官道西面的山区中飞奔而去。
两人迅速进入山内,立即有树木、草丛可遮掩身形,因此待数十个老者、大汉追入山林不到两刻,已然找不到两人的行踪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大禹治水之期“杭州”仅是“扬州”所辖的一个小镇而已,春秋时乃是越国属地,才建了县城:战国之期属于楚国,秦代之时因钱塘江海潮的盛名,故而改名为“钱塘”时至汉代又改称“会稽郡”隋炀帝之时开凿运河,贯通数个大城邑之后,才定名为“杭州”至今。
“杭州”与“苏州”皆是有湖有河,农田甚广且水路交通便利的鱼米之乡,而“杭州”更是丝绸盛产之地,因此商业兴盛,百姓富足,逐渐成为繁华辐辏的大城市。
而且自从唐代杭州刺史白居易,大肆整顿城内及郊区的风景,筑塘防海将湖中葑田填平为长堤,分隔为湖称为“白堤”并且将湖命名为“西湖”
时至本朝又有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重浚西湖,并另筑长堤贯连“白堤”由北而南,将湖分为内外两湖,堤上满植垂柳护岸重加整顿后,并且在两堤之间建有六座拱桥贯通,六桥分别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埔”、“跨虹”从此“西湖”的景色更为秀丽明媚,并有诗曰:“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西湖”在宋代虽有十景之称,但是并未确定,时至清代康熙南游时,才逐一立碑且建有亭馆,故而现今所知的十景名称与宋代不同,因此在此并不注明。)
在“苏堤六桥”之一的“跨虹桥”上,在众多观赏湖光堤景的游人中,只见江姑娘已然换穿了一套新的丝绸锦衣及罗裙,发髻也已用丝巾包裹,在腰际还悬了一柄长剑,并且也系了一只腰囊,使得美如仙子的江姑娘,更显得英气焕发,娇丽动人。
后方!身穿粗布衣,腰际及肩上各有一只包袱的小飞,恍如大家闺秀的跟随一般,无可奈何的尾随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