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二章大才(2/3)

青年书生闻言,苦笑一下说:“镇长太抬我了,什么大才,我不过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木匠罢了!”言语之间,颇有几分唏嘘之意,可是王大富听到他这句话,却面大变,脑中电光石火般的想起了一个名字钧!

实际上早在得知“连击兵弩”这恐怖的单兵武现在德村之时,王大富就已经怀疑是不是钧去了德村!

当日风波亭一役,德村之人尽了风生生的从“异人群雄”手中抢走了大宋军神的婿,岳家军中最善于统兵打仗的良将张宪,靠的就是这几无可抵挡的战争利,张英哲麾下的明光凯重骑兵是东大6重骑兵中的终极兵,而德村的连击兵弩则正是东大6弩兵中的终极兵!也正是王大富迟迟不敢对德村动手的真正原因!

富已经把这青年书生视为特殊人才去对待了。

青年书生脸上划过一丝动的神情,闷声闷气地说:“镇长大人千万不要客气,前段日我一直昏迷不醒,如今神智清醒,更重获自由,应该是我向您和甄先生谢谢救命之恩才对!”

其实德村一直以来最为名的不是心湖的“狂妄”,灵魂的“愚蠢”而是他们恐怖的战争利“冷兵时代单兵武的最成就”连击兵弩!

王大富笑着说:“先生大才,你所制作的连击兵弩天下闻名,我又怎么可能不知呢?”微微一顿接着说:“先生初次来到绿柳镇,鄙人一定要好好的招待先生一番,地主之谊!”

钧可毕竟和陶宗旺等人不同,他一生虽然也不算很得志,但是到底也在曹手下当过官,还不至于被王大富三言两语就给“骗”了,闻言不解得问:“我是钧没错,不过不是什么大师,镇长大人你是如何猜到的我的份的?”

在历史上,通过改良卧龙诸葛亮的“诸葛连弩”而制造“连击兵弩”的人正是三国时期最名的大明家钧!

以诚相待是得到别人信任的一重要手段,所以王大富很诚实的说明了情况我对你没有什么“救命之恩”,我只是有助你“脱困之德”!

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贫寒,不善言谈,但极富观察思索能力,当博士时生活贫困,于是改绫机,并因此而名。后来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在机械制造方面造诣极,在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曾经先后改良制造了“翻车”“转百戏”“指南车”“诸葛连弩”“攻城用石车”等各机械,其制造的“翻车”直到现在还被一些贫困地区所使用!

钧摇摇憨厚的说:“镇长大人千万不要客气,那连击兵弩其实应该是诸葛先生明的才对,钧不过是行了一些改良,使之得威力变得更大一而已,要说大才,诸葛先生才是真正的大才,比起他来我差远了!”这番话

如今这个青年书生自称是木匠但是却书生打扮,不善言谈但是举止却颇有风度,一脸憨厚但是观察思考能力却很惊人这些条件加在一起,王大富立刻认定前之人肯定就是钧,绝对不会有错的!

立刻面一端,王大富的态度更显恭敬地说:“没想到先生居然是有天下名巧之称的钧大师!鄙人真的失礼了!”钧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地位与张衡,沈括,祖冲之等人比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明家,这样的人才王大富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

王大富连忙摆摆手说:“先生不要客气,鄙人对先生那有什么救命之恩,多就是帮助先生脱困而已,其实就算没有我绿柳镇鼓上蚤,那德村的灵魂也不过是想留住先生而已,又怎么可能真的手谋害先生呢!”王大富这段话更是“华丽”的实话实说,灵魂如果真的想要杀了这三个人,就不可能用特制的迷药把他们全迷倒在关地牢的,这事情明人一看就知,以这个书生的观察力,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王大富也就不打算在这上面“邀功请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