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为“朋”字,小小孩童的意思是怪罪自己父亲,眼中只有朋友,却弃妻儿车中不顾,颇有一翻相戏埋怨的味道。
“灵云,不下来见过你苏轼叔叔和少游哥哥,竟胆敢在那班门弄斧,岂不是要他人取笑爹爹教子不严!”
那八、九岁模样的总角小儿正是蒙天鸣的独子…蒙灵云。
蒙灵云生得一副小巧灵秀的脸孔,灵秀中却又隐含几分坚毅之气,显得刚柔并重;加之刚才竟用诗句逗趣自己的父亲,当真人如其名:天资聪灵,性如游云。
受了蒙天鸣一番训斥,蒙灵云携同母亲灰溜溜的从车上爬下。
“苏叔叔安好。”他先向苏轼鞠了一躬,随后便闪到秦观身边,嬉笑的问了声:“少游哥哥好。”接着便顽劣的抚弄秦观的配剑。
苏轼离京时,他和蒙天鸣都已经各有家世。蒙天鸣成亲之时,恰逢苏轼丁忧之期,所以苏轼未曾见过他这嫂嫂,更加想不到多年不见蒙天鸣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天资聪明的孩儿,小小年纪便能作诗,实是小孩中罕见!惊骇之余却不敢失礼,首先还是见过从车上走下的蒙夫人“子瞻见过嫂嫂。”
“叔叔多礼了。”蒙夫人向苏轼还以一个万福之后,柔声斥唤蒙灵云道:“云儿,勿要顽劣,扰你爹爹同故人叙旧,快快随娘亲回车上去。”
蒙灵云正抚着秦观配剑的红锦长丝剑坠,心想若能将这宝剑抽出,在手上端上一端定是威风;抑或能劝这少游哥哥能当场舞上一剑,必定大饱眼福。可听到娘亲斥唤,却不敢忤逆,只好依依不舍挪回蒙夫人身边,目光却始终不离秦观腰间的那柄黑鞘长剑。
苏轼介于礼仪,不能正眼直视蒙天鸣的妻子,只是用余光微扫,便惊觉自己这位嫂嫂虽不是绝世美人,却也年轻貌美,举手投足间,颇有自己亡妻的影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名叫王弗,生性温柔,知书达礼,十六岁嫁给苏轼,与苏轼生活了十一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后又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