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个优势
“不错。”王大胖用肯定的语气答dao,一边说,他一边伸chu了一gen手指:“第一点,这两个时代,都chu1于国家统一、政治局面相对比较安定的时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数次北伐,国民政府逐步安抚吞并了割据各地的军阀,在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而五六七十年代,虽然港澳台还没有回归大陆的怀抱,但在政治格局上,还是chu1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上…可别小看这一点,读小说,毕竟是悠闲消遣的活动,是那zhong填饱肚子才会去干的事情。如果人们过着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哪里还会有什么闲情逸致去看小说?”
见到王易眸子里louchu赞同的神se,王大胖心中暗暗得意,又伸chu第二gen手指:“第二点,则是这两段时间,都chu1于大luan之后的初步安定,民生凋敝,民众的生活水平还chu1于低级阶段,甚至为了温饱问题,苦苦挣扎。”
王易愕然dao:“那又说明什么问题呢?难dao这跟武侠小说的兴盛有什么关系?”
“王易先生,难dao你忘了刚才反复说明的救星情结吗?”王大胖笑dao“艺术是什么?不就是通过某zhong手段,比如文字、图像等等,在受众中产生共鸣。用文字的手段产生gan染力,让读者gan动的,就是文学;以图像的手段让观众共鸣的则是mei术;而综合运用声光影画,在视觉与听觉上chu2动受众的,则是电影。无论运用什么手段,最终要chu2发的,还是受众者内心的gan情,换句话说,就是要chu2动他们的集ti无意识。”
“集ti无意识,跟收音机的dao理有点相像。”王大胖打了一个比方,朗朗dao“每一台收音机,都有一个频率范围,只有电台发chu的电波在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之内,而收音机又调到了该电波的频率后,收音机才会发chu声音,听到电台的节目。而人们的集ti无意识就好比收音机的频率范围,而艺术就是艺术家发chu的电波。只有这个电波在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以内,也就是说人们的集ti无意识以内,人们的情gan又调到了适合的频率,才会产生共鸣。”
“而这两个时代,都是大luan之后初步安定,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我刚才就说过,越在困苦之中,救星情结就越qiang烈。换句话说,救星情结,恰好正chu1于人脑这个‘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以内。因此,武侠小说这zhong以拯救为主题的小说,就特别容易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受到广泛的传播与阅读。人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小说之中,幻想自己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无意中得到一本神秘的武功秘籍,修炼成绝世神功,然后行侠仗义,鲜huamei女名声财富gungun而来…”
“可是,当到了**十年代,人民的wu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温饱再也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后,救星情结就会一步步减弱,甚至退chu到人脑这台‘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以外,这时候,以拯救为he心内容的武侠小说,逐渐开始难以在大量的读者面前产生qiang烈的共鸣,自然也就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到了这时候,人们现在的‘频率范围’以内,到底是什么呢?”听了王大胖别开生面的比喻后,王易沉默了一阵子,虚心请教dao。
“当你不用再为吃喝穿衣烦恼的时候,你会为什么烦恼呢?”看着王易yan里louchushen思的神se,王大胖重重dao“是个人的理想、抱负的实现!现代人,wu质生活已经极为丰富,基本不会挨饿受冻,这时候,拯救自己,拯救别人就不再是他们的共同心声,别人的认同,个人成就gan的追求,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渴求。”
王大胖顿了顿,又dao:“别看刚才金镛先生批评你小说中主角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不符合他内心那zhong‘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形象,其实他是相当清楚读者群ti的心理需求变化的。你看,他小说中的主角,是不是shen份越来越低,dao德gan越来越弱?到了最后一本《鹿鼎记》,主角韦小宝更是chushenji院的一个小liu氓,与他之前塑造的大侠形象差距极大,以致于刚开始《鹿鼎记》在《明报》连载的时候,居然会有大量的读者来信,怀疑这是他人代笔的伪作。”
“既然金镛先生知dao读者的需求,怎么又会批评我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王易不解dao。
“这怎么说呢。”王大胖挠挠tou,犹豫了一下,才解释dao“一个作者,自己喜huan看什么,跟他自己写什么,其实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好比一个厨师,他要煮什么菜,跟他自己喜huan吃什么菜,很可能差距极大。这是因为,厨师zuo菜,是要看顾客的需求,不能全凭自己的喜好,而一个作者写书,dao理也是如此。金镛先生作为《明报》的掌舵人,他连载的小说的受huan迎程度,影响着他的《明报》销量,影响着《明报》上下员工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