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严,不但驻有重兵,而且工事完备,攻打硫磺岛肯定会使得陆军伤亡惨重的。但是不有多少客观原因,硫磺岛还真必须攻打,而且还得必须拿下。因为自从
军攻占
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这样是为了
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
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
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
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
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迫使
军必须找一个中间之地作为中转站。
粟林是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
队的指挥官,他很清楚现在自己所面对的是一
什么样的情况,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
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所以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肯定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
行。他意识到面对
军绝对海空优势,滩
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
固的工事,实施纵
防御。因此日军在硫磺岛上的防御方案便是以纵
防御为主,滩
防御为辅,海军守备
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
和
固支撑
,
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
防御。
在菲律宾战役还未结束之前,日本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国人要对硫磺岛下手了。在此之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
与南
的航空中继基地,只
署了海军守备
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
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
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
其防御力量,不但将4000余陆军
队送上岛,甚至还将硫磺岛的陆军
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
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
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
炮和双联装25毫米
炮,不久前更是将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4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海军约7000余,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
据
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参加作战的地面
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在日军的全力施为之下,将硫磺岛建成固的要
,以折钵山为
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
和
固支撑
为骨
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
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
有机结合,并有
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
牺牲了
界,却大大提
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
就九层之多!针对
军的作战特
,粟林在海滩纵
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
的
置与
击目标都
行过
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
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
军发动
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
连接。粟林一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
,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
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
160米,终年
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
里亚纳群岛的
班岛630海里,几乎正
在东京与
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
行拦截,甚至还不断
动飞机攻击
军在
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
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
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
。如果
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
急降落或加油。因此
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