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8章 向外走(六)
袁wei亭在船上的时候已经从李鸿章这里得到了一些有关高丽的情况,在仁川港下船之后,袁wei亭跟着李鸿章到了中国驻高丽的办公司接过了自己新办公室的钥匙。然后,袁wei亭对李鸿章说dao:“李局长,我准备去高丽实地走一圈。”
“哦?”李鸿章用锐利的目光盯着袁wei亭。他心里面同时chu现了两zhonggan觉,第一zhonggan觉自然是从干校回来的袁wei亭更有了进步。韦泽在光复党内qiang调了各zhong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说法,包括在各zhong情况下该如何调查,有条件到chu1跑、没条件到chu1跑、看文件、听报告。在这些情况下该怎么进行调查,遇到情况暂时满足于何zhong程度。制度化的内容让情报收变成了一门学问。袁wei亭的级别可以让他去高丽转一圈,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高丽更juti的情报。
在gan叹袁wei亭认真态度的同时,李鸿章的第二zhonggan觉就是嫉妒。这些年轻干bu们太幸运了,党和政府通过学习和讨论把这些ding级豪门的才能拥有的认识理念和认识方法教授给他们。在满清官场上,若不是真正的嫡系,谁也不会努力把非本派系的人培养成合格的官僚。
李鸿章有chushen,有老师,还有磨砺的机会,所以他对光复党的干bu培训ti系的理解极为shen刻。在这样的ti系下,只要本人肯学肯干,都能达到李鸿章现在的水平。而袁wei亭这zhong有点天份的年轻人,如果一路顺畅的话,最终能达成超过李鸿章的成就。
这zhong认知对李鸿章来说是个很不shuang的经历,现在中国能够上学上进的人比满清岂止多chu百倍,不成qi的家伙依旧不成qi,可大批有潜质的年轻人雨后chun笋般冒了chu来。李鸿章接受了韦泽的指派,写过有关高丽封建制度的报告。所以他看得很清楚,这帮生猛的年轻人固然无法完全摆脱基于“血统和派系”的旧有羁绊,可他们已经从搬把凳子都要死人的封建义务中解放chu来了。靠着自己的才干与能力,优秀的年轻可以振翅高飞,去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看着袁wei亭已经跃跃yu试的准备下去搞调研后大展拳脚的模样,李鸿章心中的zhongzhong想法凝结成了一句话“我老了!”
当然,年老也未必不是优势。批准了袁wei亭下去调查三周的申请后,李鸿章就去见了高丽的大院君。高丽国内局势已经是干柴遍地,执掌大权的闵妃集团权倾朝野,反对闵妃集团的人需要一面旗帜,这面旗帜自然就是高丽现任国王高宗的父亲大院君。李鸿章觉得自己老了,大院君比李鸿章还大了三岁,进入暮年的gan觉往往会让曾经站在权力中心的老者们zuochu更多有意思的选择。
李鸿章已经不显胖,大院君更显得清瘦些。双方一谈话,已经61岁的李鸿章就觉得自己还有足够能力。如果是袁wei亭这zhong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谈起政治来很容易直来直往。可是和大院君这zhong在权力中心浮沉几十年的老狐狸一比,很容易就暴lou了自己的底线。当然,在袁wei亭这些人看来,早早的把利益一谈,剩下的就是讨价还价。到最后大家还是为了利益才能走到一起,也不能说这zuo法就是错的。不过shen为封建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李鸿章还是不支持这zhongzuo法。
两位老人家就最近的天气进行了讨论,接着讨论起铁路客运与货运,再接下来就是铁路员工的工资问题。高丽朝廷承诺的工资已经连续12个月没发,所有铁路员工的薪水都是靠铁路自己营运来支持。还有就是高丽新军训练进展缓慢,反倒是闵妃集团借机拖欠旧式军队的军饷,弄到武卫营和壮御营14个月没有开饷。
于是大院君哀叹韦泽陛下偏心,对高丽关心不够。李鸿章则认为高丽年轻人太好嬉戏玩耍,老成持重之人对政务放手太多。两个60多岁的老先生跟拉家常一样说来说去,温文尔雅,毫无火气。甚至透着点无可奈何的味dao。
年轻人们别说不会采取这zhong手段,即使让他们在旁边听着,很多年轻人只怕完全不懂老先生们在谈什么。
例如袁wei亭,他支取了chu差费后立刻tiao上火车开始环高丽的行程。在火车上,袁wei亭拿着那些数据报表仔细研究,每到一个车站,袁wei亭就下车开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