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在的南京城那到
绿树,碎石的
化路面宽阔平整相比,北京哪里像是一座京城,一座政治中心。这里更像是藏污纳垢之地,是一群野蛮人盘踞的巢
。忍住上去坐坐龙椅的冲动,阮希浩命
:“搜索残敌,把满城的人都抓起来。这
地方不会有什么好人!”
“都督下令,对满人行甄别。”阮希浩答
。
,语气已经变得非常柔和,但是里面却有着极为沉重的觉。
在光复军的打击之下,北京经济极为恶劣,生活资匮乏。北京城里面其实味
已经消散了不少,即便如此,那令人恶心的味
依旧极为
厚。南京城虽然原本不怎么样,可光复军有城市规划,有
泥,有专业的工程兵。随着那些被用来排放污
的小河沟
改成了用
泥预制板盖住的排污渠,城市的空气得到了全面改善。排污渠附近全面绿化,甚至
了不少生命力顽
的
草。尽
抓偷
贼消耗了不少警力,却也大有裨益。南京城即便谈不上香气扑鼻,也初步解决了气味扰民的问题。
北京的街在元大都时就有规制,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当时的一步为5尺,约合1。5米,由此估算当时的大街宽度为36米,小街宽度为18米,胡同宽度为9米。
雷虎想了好一阵,最终答:“都督,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这么
。”
黄土铺就的路本来
度就不够,加上沉重的拉货、坐人的
车反复碾压,更加凸凹不平。有的市民擅自将铺路的黄土挖走,用来
煤球,贫民在路边的小摊上吃完饭后随手将残汤剩菜倒在路上,小贩在路边卖菜卖
鸭也难免扔下一些菜叶、
。更有甚者是一些市民随意在街
边、胡同里大小便,使得路边屎
遍地,臊臭难闻。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的街
,也使坐在驴车、骡车上的乘客颇受颠簸之苦,也难怪每当皇帝经过某段街
之前,要先用黄土垫地,净
泼街。
如果真的完全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话,北京城的城市比新政府的城市设计要求只窄了一
而已。但是实际情况
本不是如此,到了明代,大街宽度约为25~28米,小街约为12~15米宽,胡同约为5~6米宽。到了清末,一般的街
只有9~12米宽了,在东城铁狮
胡同西
,联接着一条不长的街
,名叫宽街,这条街实际上并不宽,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大概在当时,这一地区内这条街是最宽的了。当时一般的胡同也就是3~5米宽,最窄的胡同竟然只有55~65厘米宽。
明、清两代北京城里的街,绝大
分是黄土路,只有王府井大街,东单、西单、鼓楼大街是石渣路,前门、打磨厂、西河沿地区是缸砖或石板路。
路中间是甬
,是走车
的,两侧摆有各
杂货摊,行人也在两侧走。那时的
路是中间
,两侧低,像一
缓坡。两侧的人行
约占三分之一,甬
占三分之二。铺路用的黄土既松散又
燥,
路上面常有很厚的一层浮土,刮风时常常使黄土漫天飞扬,甚至使整个天空都变成了黄
,过往行人被刮得满
满脸都是土。北京地区
旱少雨,可是一旦下起雨来,雨
落在土路上,和成了稀泥,又堵
了暗沟,泥沙随雨
护城河,使河底抬
,甬
两侧潴留的雨
,甚至
居民院内,淤泥
暗沟,使得暗沟年年掏,年年堵。
说话间,通讯参谋送过来了南京的命令。光复军这几个月也不是完全没有基础建设,队沿着运河建起了简易的电报网络。虽然网络不够完备,通讯速度总算是提
了不少。
阮希浩刚从南京到北京,尽这座城市中到
都是尸
,血腥味很重,可走在街上依旧能够闻到那
重刺鼻的腥臭味
。
这本是应有之意,参谋长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阮希浩带着那古怪的表情继续说:“都督说,那龙椅在那里,大家也就去坐这过过瘾好了。那倒也没什么,不过需要咱们写一片400字以上的坐后
。”
参谋长听了这话,脸上也了与阮希浩差不多的古怪表情。有无奈,却也有些许
激的意思。
拿着电报看了片刻,阮希浩脸变得极为古怪。旁边的参谋长问
:“政委,怎么回事?”
两天后,也就是10月1日,阮希浩在卫队的护卫下杀了紫禁城。看着金銮殿上龙椅,阮希浩冷笑一声“这就是紫禁城么!不过如此而已!”
在阮希浩的想象中,北京城应该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城市,至少比新政府现在的首都南京要光彩的多。可等他亲自这座城市,阮希浩才发现他错了,而且还错的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