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9章基本原则十三(3/3)

的铁索桥还是没问题的。

看到坚实的石山上被打出好些孔洞,这些孔洞中深深的插着粗大的钢柱,钢柱上系着的长长钢链直通对岸。走过上下起伏的木质桥面,土司头领们轻松的往来于大渡河之上,不需要千言万语,这帮人倒头就拜。

成都,四川巡抚衙门。房间里面生着火炉,四川巡抚骆秉章靠坐在软塌上,这位满清仅存的西南重臣呆呆的看着窗外的细雨。

骆秉章从来没想到亡国竟然这么简单,他与太平军多年作战,即便满清屡战屡败,太平军的崛起之路也够艰辛。特别是失去了杨秀清与韦泽之后,一度剧烈扩张的太平军也逐渐衰退下来。但是韦泽令人眼花缭乱的崛起实在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韦泽击败了一个个敌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云贵落入韦泽手中之后,骆秉章就知道四川是光复军的下一个目标。他虽然做了全面的准备,却也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反败为胜。

逃回成都的川军把光复军的飞艇以及夜晚的光柱向骆秉章叙述了一番。骆秉章不信什么巫术,他能确定这是光复军的新式玩意。至于部下恐慌的禀报光复军三天建成一座铁索桥的事情也应该不假。光复军已经带着大炮杀到了成都城下,隆隆的炮声足以证明一切。

收回视线,骆秉章看着桌案上的几封信。骆秉章的家族在广东也是大户,光复军占据广东之后骆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有骆秉章这么一位满清的封疆大吏,想也知道光复军对骆家会是什么态度。

田地被没收,家产被剥夺。前年光复军搞的新式丧葬,作为罪人家属的骆家不得不和光复军那帮官员家庭的人一样,把祖坟启了,尸骨化为骨灰,供奉到灵塔里面。光复军嘴上说的漂亮,春秋时代就不降立墓碑坟茔,孔子把他母亲母亲合葬,就是靠的别人指点,才知道他爹埋在哪里。至于到了宋朝,供奉骨灰更是习俗。这都是中国传统,光复军既然要光复中华,自然要按照中华的传统来做。甚至连被反复折腾的骆家都不得不在信里面讲,那能容纳数千人的灵塔每日里香火不断,修建的挺好看的。

十几年了,骆秉章能看得出信里面家人的怨怼。他们也提起其他广东官员逃回广东之后,至少家族再也没有被当作贼属来看待。虽然光复军对于满清官员和旧文人没有录用,但是他们的孩子只要老老实实的去上学,政府还是给出路给政策的。但是贼属家庭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