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草稿,曾国藩一气写完之后,先停下气,歇一歇,准备接着再
。
有太多的大地主们此时已经派人与江忠源联络,号称正在组织人,等到江忠源
兵的时候作为接应。言谈之间,这些大地主们对这七八年间遭到无情压制的事情恨之
骨。他们表示一定会
合官军,将刁民们斩草除
。
曾国藩很快歇过来了,他没有立刻去修改文章,而是与江忠源商讨起合兵收复整个长江以南的事情。占领了安庆固然打开了通往天京城的大门,可此时湖南早被榨,富庶的湖北支撑湘军几年之后也到了财政枯竭的地步。反倒是太平天国经营了数年之久的淮南,远离战火,加上韦泽当年定下的抑制地主豪
,扶助农民的政策,整个淮南反倒是粮
充足,生活安定。湘军淮军联手解决淮南的太平军之后,立刻就能充分“利用”起淮南的粮
。提供给下一步
攻天京城的湘军与淮军足够的粮草供应。
江忠源相信,既然韦泽写的东西是给官员看的,那曾国藩的这篇文章也能充分的予以应对。甚至不用说别人,就是一开始有所动摇的江忠源本人,此时也觉得韦泽的那份《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显得无足轻重了。
,刚看到这段的时候,江忠源自己都差信了。江忠源都有差信了,更不用说其他官员和读书人的想法。这年
有没有试图求官是很严重的事情,韦泽若是从未求官,在读书人看来,他起来造反就不牵扯人格问题。而求官不成起来造反,那就是私怨报复,这可是绝对的人格问题。
只是江忠源除了是有功名的举人之外,还是名军人。文斗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从来没大用,决定一切的还是战争。不韦泽是不是真的人品低劣,可韦泽的战斗力却不容忽视。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讲完了洪秀全,曾国藩继续说韦泽这个求官不得的败类。他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投奔到了洪秀全手下。这两个脑后有反骨的反贼稍稍得势之后,自己还内讧起来。洪秀全杀了杨秀清,早就有谋逆之心的韦泽趁机拉了杨秀清的下跑去广东自立。可见韦泽的品
比洪秀全还低劣,心机比洪秀全还
狠。
几乎是着江忠源答应了这个战略方针,曾国藩就赶
回去安庆,准备新一
的军事行动。而江忠源的神
却很是萧瑟。他一开始向曾国藩提
经世济国的观念可不是唱
调。若是想攻打天京城,就必须从淮南榨获取草银钱。获取的办法有两
,第一
是维持现在淮南的局面,这也是江忠源比较希望的方案。同样,江忠源很清楚,这也是基本没有希望的方案。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
哀此贫氓力耕,年丰仅足偿什一。
接下来的一段,曾国藩话题一转,到了洪秀全上。洪秀全考上过秀才,这已经是都知
的事情。曾国藩写到,洪秀全自己学问
平低劣,考不上举人。获得了朝廷的功名之后反倒造反,人品更是下
。
既然第一条不行,剩下的一条就是湘军淮军联合大地主们反攻倒算,大地主们保证向湘军淮军提供粮与钱财,而湘军淮军允许大地主们在地方上“自行解决问题”…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既然韦泽写的是《光复都督府告满清官员书》,里面用的是“华夷之分”的大义。曾国藩同样写给官员,告诉官员韦泽人品低劣,本没资格说大义。更重要的是,韦泽这个先背叛了朝廷,又背叛了洪秀全的家伙,所说的话是不可信的。文章里
暗示那些可能被韦泽榜文动摇的官员,韦泽这个人是靠不住的,他的任何话都不值得信赖。
江忠源想与曾国藩说这些,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曾国藩的支持,即便不能继续维持韦泽创立的社会制度,好歹能够让杀戮减轻些。可现在看,这已经完全没了可能。
看了这草稿,江忠源对于曾国藩的文笔源佩服的很。若是让江忠源来写反驳的文章,他无论如何都写不到曾国藩这个平。
现在洪秀全遭到了挫败,转就要被朝廷天兵解决,此时韦泽不说念着以前旧情,拉洪秀全一把,反倒是束手旁观,等着洪秀全完
,好接收洪秀全的
下。这等不仁不义之辈,
本没有资格以华夏自居。
想到了这里,江忠源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其实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的时候本没有说过什么诗,大家谈的不过是些市井的传说。那首诗是江忠源前去广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见到了广西的现状有
而发的。那首诗的内容,江忠源还大概记得。
回想起自己的写过的东西,再回想起这些年的战争,江忠源只觉得心如麻。他闭上
睛,手扶额
,眉
皱起。尽
心怀经世济国的宏远,尽
为安徽巡抚,可江忠源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完全无计可施。
在文章最后,曾国藩呼吁官员们团结在朝廷周围,不要被韦泽这个千古人渣的谎言所欺骗,更不要被他的威胁所吓倒。湘军很快就能解决洪秀全,之后就会剿灭韦泽。所以官员们要同心协力,在朝廷消灭逆贼的战争中奋发努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