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2章天国分崩十四(2/2)

此时仗正在张之时,这么离开前线,曾国华当然不愿意。可想不守“丁忧”却不是曾国华自告奋勇就可以不去的。与“丁忧”相对的就是“夺情”因为朝廷对某大臣有所需要,所以不等丧制款终,就召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光复军北上的那天,也就是6月30日,曾国华接到他哥曾国藩送来的消息,他们的老爹去世了。曾国华当时就摆开灵堂放声痛哭。手下的湘军众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以营为单位,齐齐组队在灵堂外给湖南的曾国藩老爹跪倒遥祭。

韦泽的队每天行军五十里很轻松,如果有需要的话,每天行军七十里也没什么压力。湘军队也照湘军的传统行事,结果就是睁睁看着光复军在他们面前跑得无影无踪。

这次面对光复军的骑兵师,曾国华采取的也是这样的战役安排,他并没有派队和光复军在城外打野战,而是派遣近光复军,试图引光复军主动攻抚州。曾国华没想到的是,光复军居然不顾后方,径直往北走。这行动又让湘军另外一个问题展现来了,那就是行军速度太慢。

设灵堂三日,曾国华才收起灵堂。正在他给他哥哥曾国藩写信,试图确定一下是否要受丁忧的时候。探就传来消息,北上的光复军到了景德镇附近之后就杀气腾腾的调转方向开始南下。如果没有遇到其他阻碍。光复军大概会在四天后抵达抚州。那天正好是曾国华老爹的二七。

瞅着气氛陡然变冷,曾国华自然能猜到这帮读书人心理在想什么,他大声说:“主而客弱、主逸而客劳、主有利而客不利,当以主待客、以逸待劳。”

这乃是曾国藩给湘军制定的作战理念,这里的“主客”不是指“内线外线作战”,主是指防守一方,客则是指攻一方。由于湘军的装备、训练平不足,曾国藩主张湘军尽可能采取防守的战术。哪怕是攻一方,也要尽可能让敌人率先攻湘军。

了一半的时候就明白了事情的缘由,讨论随即中断了。湘军一直没机会与光复军大打手,光和太平军作战就够湘军痛了。随着战事的发展,面对太平军开始逐渐占据了主动的湘军此时不得不与光复军开始接战。不久前的赣州之战,就是湘军试图染指未遭兵火而钱粮丰富的赣南。其结果很清楚,赣南的湘军被光复军杀了个光。

湘军每次行军,必以锐为前卫、后卫,中间是长夫、辎重。并且派遣斥候巡查四周,避免中伏。加上早上要两个小时营,天黑前要两小时以上的时间扎营,所以一天之中最多只能行军六个来小时,而且各营要互相支援,不得冒,一日行程也就三十余里。这战斗与行军,就是湘军的拿手本领“结寨打呆仗”

曾国华觉得自己曾家兄弟乃是湘军的领导者,朝廷没理由不让曾家继续执掌湘军。所以他对他哥哥曾国藩要曾家兄弟立刻回家守丁忧的事情很是不能理解和接受。

认真的讨论起过去发生过的事情,这帮湘军读书人的军官们心中忍不住生不安来,抚州的湘军会不会重蹈以前清军各路人的覆辙?

曾国藩在信中告诉曾国华,他已经在书信上共同署了几个兄弟的名字,表示曾家弟要守丁忧。曾国华正式接到了通告,理论上自然要把手中的差事给别人,自己回家守丁忧。

湘军每到一地,哪怕只宿一夜,必然垒,严密布防,营垒未成不得休息、吃饭。要起一丈、半丈宽的墙,上有女墙供放枪的士兵掩蔽,墙外密植鹿砦防止攀爬,鹿砦外面再掘壕,可以说是相当严密的系。

曾国华当然知自己的手下追不上光复军,他又不肯承认这回事,所以就把湘军“明主客”的战役思想拿来讲。下面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光复军不来打我们,我们就不要再主动攻光复军。”湘军军官们哪里会不清楚这样的言外之意,方才讨论光复军战史的时候,湘军读书人的军官们发现清军基本都是在野战中败给光复军的。这说明光复军有着相当大的野战能力。湘军当然不想在野战中与光复军一较短长。光复军走了就走吧。

照规矩收取了大量属下送上的银之后,曾国华却要面对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丁忧。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