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章东jin十(2/2)

听了胡林翼的话,曾国荃立刻就明白了。就江浙那些人的德行,韦泽定然能够短期内控制太湖,若是让太平军重建军,湘军现在的优势就然无存。想到这里,曾国荃也放弃了阻止湘军兵的努力,他沉默下来。

曾国藩只是思忖了片刻就说:“不必了。虽然我军需要补充,可真正的对手乃是韦泽。那韦泽屡战屡胜,手下尽是锐。靠征召来的兵,只怕不是他的对手。”

见没人反对,曾国藩命:“我军抓休整,能补充多少就先补充多少。三日后兵发田家镇!”

曾国荃、胡林翼、塔其布的视线都落在了曾国藩上,曾国藩当然可以拒绝咸丰皇帝的命令,至少可以违。湘军是否服从咸丰皇帝的命令实施东征,就看曾国藩的意见。

曾国藩在湘潭大胜,趁势反击,打到了田家镇附近。如果曾国藩率军东,对面的太平军大败之余,未必是曾国藩的对手。攻克田家镇之后,湘军再拿下湖,就能顺江而下。太平军为了确保天京城不失,定然要调动机动兵力前去协助防卫天京城。本不用想,太平军这支机动兵力自然是韦泽的队。曾国藩的湘军无论如何都要与名声赫赫的韦泽队正面手。

现在曾国荃简单的了一下,湘军四位首领都很清楚,有了皇帝的命令,早就想继续整湘军的骆秉章绝不可能放过此次机会。湘军短期内想补充兵力的想法完全落空了。

曾国藩与好基友江忠源之间保持着密度的情报往来,对安徽的局面非常清楚。太平军占据了皖中地区,大量的粮而下供应天京城的需求。这让曾国藩曾经设想的扼住两湖地区后,掐断太平军粮饷供应的计划完全落空。

“为何?”曾国荃忍不住问“既然左宗棠要去浙江练兵大臣,我等不妨让他去。左宗棠自比今亮,想来他定然能够在浙江击溃粤匪!”

塔其布看曾国藩眉皱的模样,忍不住说:“曾帅,不如末将向万岁爷上个折,说说此事?”

曾国藩没说话,胡林翼已经明白了曾国藩的意思,他说:“沅浦兄,我军此次重创粤匪军,这些军主要是粤匪从鄱到的大量船只与手。那韦泽并不用占据浙江,只需控制太湖,他就可以如法炮制,重建粤匪军。我军现在军大战优势,若不在此时动手,以后可就麻烦了!”

曾国藩并非是一个狂妄之辈,韦泽面对清军屡战屡胜,和这样的敌人作战,曾国藩绝不认为自己能够轻易获胜。

几日来湘军大目们一直在研究咸丰的圣旨,以及当下的局面。咸丰皇帝急令曾国藩派遣军顺江东攻天京城。不用结合战局,仅仅从圣旨上的行文就能看咸丰的急迫。结合了战局之后,曾国藩更是能理解此时江南局面的危急。

曾国藩叹气“国荃,若是我军不东,韦泽必然东。就江苏官军新败,本抵挡不住韦泽的兵锋。韦泽一旦攻克苏州,与上海小刀会的逆贼们合兵一,那整个江南局势就真的会糜烂。万岁所虑的正在于此!”

只剩下骆曾二人了,骆秉章一句安的话也没对曾国藩说,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啊!”就转走了。

外闹事,巡抚骆秉章听得一清二楚,但是却装聋作哑,暗暗发笑。他早应该来调停,却一直假不知。直到曾国藩来叩门,他才故作惊讶,来调停。绿营兵一见巡抚驾到,上规矩下来。

著名的粤匪韦泽离开了安徽,太平天国并没有放松对皖中的控制。江忠源告诉曾国藩,粤匪现在固守着寿州与凤台,与在宿州的淮军针锋相对。如果没有特别的变故,江忠源短期内依旧于兵力的劣势地位,无法挥军南下。

骆秉章的调办法是命人把鲍起豹捆送来的那几个绿营兵带过来,他亲自上前松绑,还连连向他们歉,说让兄弟们受委屈了!

“万岁所虑甚是,我等早就说过多次,此时必须东征!”曾国藩咬咬牙,终于下了决心。

曾国藩这么一说,塔其布也没办法继续说下去。

绿营兵面挣足,兴采烈拥着这几人而去。

曾国藩被气的差吐血,可他也明白的看到湖南官府完全支持绿营,不得已,曾国藩只能带着湘军跑去衡,避开湖南官府。这才算是顺利的继续练兵。

曾国荃并没有被他哥哥说服,江浙的官军无能,凭什么让湖南的湘军承担?虽然想说这话,可曾国荃却没直接说,他旁敲侧击的说:“据说江南江北大营还剩下五万人,就算是无法剿灭韦泽,好歹也能抵挡一阵,那时候我军修正完毕,就能从容兵。早几日晚几日又有何妨?”

塔其布乃是旗人,曾国藩让他当副手,也大有向皇帝表示自己忠诚的意思。而塔其布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旗人就觉得人一等,他极为支持曾国藩。在这时候,塔其布上奏折比曾国藩上奏折更有效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