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7章东jin序曲九(2/2)

“好!”韦泽更不客气,他来扬州就为了打仗,有曾立昌这样不矫情的家伙合作,自然会轻松很多。

再也没有清军阻挡。

曾立昌也不客气,他立刻欣喜的答:“若是如此,还请齐王驻扎在城南,清妖在城外就有营寨。”

不过韦泽来这里是为了打仗,而不是怀的。没去太平军在扬州丞相府休息,韦泽直接带兵登上了扬州城的南城墙。单筒千里中,清军的营寨隐约可见。城外被烧毁的房屋,证明了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激烈的战斗。

总之,一谈起扬州,绝大多数都是失败与悲凉的觉。剩下的则是扬州风月女的事迹。

“我军此次前来就是要击破江北大营,离清妖越近越好。”韦泽答

韦泽左右打量扬州城路边的,却见房屋都很漂亮。太平军守城一年多,但是扬州城的百姓却没有太过饥饿的模样。这除了能证明曾立昌颇为善战之外,扬州此地盛产粮的环境基础也不能无视。

“齐王,不知齐王准备驻扎何?”曾立昌询问

既是大城,又是要地,还是极为富裕的所在。韦泽总算是明白了,扬州作为南方在江北负隅顽抗的最后战略要地,留下纪念战争的哀怨诗词就并不奇怪了。

“幸好我是解放者,而不是侵略者。”韦泽忍不住在心里面叹。1854年的扬州城有韵味的,尽韦泽为了建设工业的话可以毫不犹豫的对这座城市行全面的“改造”,但是这也不能不让韦泽赞叹这座江北名城的风采。

稍微查看了一下城外的局面,韦泽就对曾立昌的说:“曾丞相,你在城南的兄弟们先撤走,把城南给我们”

清军现在并没有攻城的迹象,也不知江北大营的一系列营寨有没有接到从瓦窑铺败退的那狡猾清军带去的消息,更不知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韦泽的帅船到了扬州城外码停靠之后,他刚下船,就见到一群陌生的太平军将领们已经在码上等待韦泽。见到韦泽,扬州守军将领中居中的一名穿的三十多岁的男上前向韦泽行礼“齐王,属下曾立昌参见!”

以江南风情来说,扬州还是比苏杭更有北方的味,但是沉淀在城市中的风韵,虽然不是糊墙般完全坦在外,却在沁了扬州城内的每一个细节上,这稍带一挑逗般柔的细腻觉让韦泽很是喜

韦泽亲自带兵南下扬州之后,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扬州总是如此悲。只要突破淮河,从淮到扬州是一平川。除了陆地平坦,还有运河与湖泊,还有大量可以征集的民船。在这样的路上行军,内河船如韦泽这样的家伙都能得住。

“遵命!”曾立昌立刻答。曾立昌也知关于韦泽的传闻,即便是没有那些骁勇善战的传闻,就韦泽能从淮安打到扬州这件事,足以证明了韦泽的能耐。而有能耐的人最擅长的往往是驱使别人,曾立昌担心韦泽接掌了扬州的全指挥权,然后命令曾立昌所城与清军作战。韦泽接掌城南防务的命令一下,曾立昌一颗心完全落到了肚,看来韦泽是真的准备自己攻清军江北大营。

“曾丞相请起!”韦泽里忙上前扶起了曾立昌。曾立昌官至夏官又副丞相,在太平军也是响当当的人。他原本是林凤祥的下,在林凤祥突清军对扬州的包围圈北伐之后,曾立昌带领队死守扬州一年多,力保扬州不失的功劳的确非同一般。至少韦泽欣赏这个人。

这一路之上都是平原,筹集粮草非常方便。偏偏扬州却是从运河长江的最后一座大城,南方的政权在比较势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守江必守淮的战略。而南方政权一旦衰败到守不住淮河,他们为了抵抗来自北方的侵袭,守住长江北岸的最后据,他们都要在扬州最后的努力。扬州沦为战场的命运不可逆转。

曾立昌立刻在前面带路,引领韦泽等人城。韦泽是第一次到扬州,对这座重要的城市,韦泽印象最刻的莫过于扬州十日,其次的就是扬州瘦。再次就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中所写“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更靠后的则是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那段极尽悲凉的“自胡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