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教廷进行军火贸易,用赚得的钱来弥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带来的亏空,不过,他们所没有想到的是,教廷的特使居然一上来就要求他们直接排兵助战,这可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他们不想让日本得到喘息之机,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既然郑森已经巧妙的将话题转移到了军火贸易上,那么林清华自然就坡下驴,顺着伯尔斯神甫的话说了下去。
林清华故做为难的说道:“这个…这个实在是有些难办,要知道,现在我们的军械需求也十分大,恐怕没有多余的枪炮子弹卖给你们。”
伯尔斯神甫难受的咬了咬牙,说道:“我们可以出高价,两倍三倍的价格我们也肯出。”
林清华与郑森对望一眼,两人心中均是一喜,因为他们知道,上次郑森卖给西班牙的那批快枪的价格本来就很高,实际上已经是出厂价的三倍多,而如果再加三倍的话,那么赚的就更多了。
至于年前的那次与菲律宾总督的军火交易,其实郑森只是出于应急,想弄些军费扩军,但谁知遇到了菲律宾总督这个冤大头,让他狠狠的赚了一笔,五千支破旧快枪硬是卖出了近两万支快枪的价钱,这怎能不让郑森动心?尝到了甜头,郑森自然还想继续下去,因此便令麾下兵工厂大量制造快枪,准备继续从事他的军火贸易,不过,他马上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子弹不足。
虽然郑森依靠几个从林清华兵工厂跳槽的工匠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能够修理、制造快枪,不过,由于林清华继续垄断着子弹的制造和销售,因此,他不得不将林清华也拉了进来,希望他能够多向自己出售子弹。
开始时,郑森并没有告诉林清华真相,直到林清华对此事起了疑心,才查出了背后真正的买主。让他感到惊讶的并不是郑森隐瞒真相的行为,而是教廷居然能够主动找到郑森,向他购买快枪。后来他才从郑森的信里知道,原来,由于菲律宾总督在协助郑森征服南洋的战争过程中,亲眼见识了快枪的威力,因此便极力向西班牙国王推荐这种枪。但最开始时,西班牙国王并没有重视这种枪,也许对于他来说,这种枪不过是枪口烟少一点,装子弹快一点而已,其它方面比不上燧发枪,尤其是在价格上,他可舍不得用那些辛辛苦苦从美洲矿井里挖出来,并艰难的躲开那些贪婪的海盗的劫掠,历尽艰难才回到西班牙国内的金银,他宁愿把这些钱用来装点豪华的宫殿,也不愿意用来改善军队的装备。
这种情况直到后来才得到了改变,当西班牙和教廷的军队在德意志“圣教”的军队面前连吃败仗的时候,西班牙国王才从将军们的报告中真正认识到了后装枪的厉害,这才忙着写信,命令菲律宾总督大量购买。
但让西班牙国王和菲律宾总督感到意外的是,刚开始时,郑森居然不愿意出售,因为他当时的财政还算可以,没有进行什么大的战争,而且从荷兰人那里掠夺了大量珠宝,这些决定了他不可能将可能威胁到自己利益的人武装起来,所以,郑森拒绝了菲律宾总督的购枪请求。
但后来郑森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远征日本的战争耗费了他大量的钱财,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南洋一带的西班牙人的实力减弱,他们的军队和战舰被大量调回欧洲作战,而这样一来,南洋就真正成为了郑森的天下,没有人可能再威胁到他的利益,于是,在得到菲律宾总督“不在南洋使用这种枪”的保证后,郑森终于向他们买出了第一批快枪,也正是由于这个承诺,所以,就连菲律宾总督的卫队也没有装备任何快枪,只有总督本人才有一支半新的快枪,放在客厅中装点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