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商业的重要性。
林清华扫视了一眼那些仍旧站在士兵们排成的警戒线外的百姓,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便吩咐莫不计向所有的人宣读讨伐桂王的檄文。
莫不计从袖子中取出早已写好的讨伐檄文,走到百姓们前面不远处,面对众人,清了清嗓子,高声将讨伐檄文念了出来:“桂逆无道!亲小人,远君子,信奸佞,戮功臣…楚国公林清华,宅心仁厚,体贴下属,善待百姓,实乃千古敦敦君子…奉天讨逆,愿诸位上下同心,与元帅共建不世之功!”
听完了莫不计念的檄文,众百姓议论纷纷,其中一些敏感的读书人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比较让人费解的问题——在檄文中,不仅只字没提桂王“刺杀”中兴皇帝的事情,而且也没有说林清华是奉了唐王的命令而前往讨伐桂王的。百姓们互相小声议论着,对于这篇讨伐檄文十分的不解。
见到底下部分读书人的表情,林清华已经猜出他们的疑惑,但他并不打算现在就跟他们做任何解释,因为他还不想惹麻烦。
待莫不计走回自己跟前,林清华马上命令莫不计立刻将此讨伐檄文贴遍所有控制区,并且准备将其印刷在下一期的《号角》上。
处理完了这些表面文章,现在要做的就是向部下安排进攻方略了。
当林清华与莫不计赶回中军大帐时,他那众多的部下将领和属下文官已经在这里等候很长一段时间了。
林清华走进帐篷,于上席就坐,随即命部下也各自就坐。他没有任何的废话,而是直接捣入正题,他向坐在左手边的宋应星问道:“宋先生,我命你们将快枪所配刺刀交与民间作坊制造,以便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全力制造快枪,这件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宋应星站起身,向林清华禀道:“元帅吩咐的这件事属下已经照办了,而且从民间作坊里制出的第一批刺刀也已经送到了,经过工匠们的检查,九成符合元帅的要求,剩下的一成次品也按照元帅事先的吩咐,全部退回去了。”
林清华颔首道:“很好,既然民间作坊能够做出好东西,那么以后就要尽量将一些官用之物交与他们,这样一来,既可让利于民,又可节省金钱,而且可以避免以前的那种官家作坊的弊端。”他顿了一顿,随即又问道:“如今四川西南的那件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宋应星从袖子中取出一张纸,递给林清华,说道:“川西南的铁矿已经探明了,工匠们已在那里建起了一个炒铁炉,如今那里有工匠、学徒及其家眷八千余人,驻军三千余人,而且一些围墙已经建好了,只需再向那里移些工匠百姓过去,就可以大规模的炼铁了。只是那里如今还没有名字,所以请元帅为其命名。”
林清华拿过那张纸看了看,见是一张地图,他指着图上的一处地点,说道:“看起来进展相当快,不错,我很满意。这样吧,从现在开始,那里就叫‘攀枝花’吧!”说完,便又将地图交还给宋应星。并继续询问道:“大冶县的铁矿怎么样了,产量提高了多少?”
宋应星恭敬的接过地图,随即答道:“回禀元帅,据大冶县令前几日的奏章上说,如今那里新移过去的工匠百姓已经全部安顿下来,而且工匠们又建了两座炒铁炉,如今那里的粗铁产量提高了三成,而精铁产量也提高了近一成,相信再过半年至一年,精铁产量或许可以增加一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