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三章 巾帼
“蜀dao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描绘的正是四川dao路的艰难,不过,这句诗放在四川的边缘地带是合适的,但如果将这诗放到四川内bu就不大正确了。
四川是一个内陆盆地,其四周是崇山峻岭,与外界的jiao通十分不便,因而其地理位置相对来说就比较孤立,但其内bu却是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一些山地丘陵,jiao通条件比较便利。在川中地区,由于长江及其支liu所组成的水运系统较为发达,内水涪江,外水岷江,中水沱江jiao汇于长江之中,组成了便利的jiao通网,沟通着成都与重庆之间的jiao通,因而成都与重庆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整个水运系统的枢纽,而且凭借地理条件的优越,成为了整个四川的经济、政治中心。
四川的这zhong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四川的防御特点,要想防守住四川,不能把军队放在川中,而应将主力放在那些山岭峡谷之外,只有依托这些外围防线,四川才能有效的抵御外来的军事力量。一旦外来的军事力量突破了四川的外围防线,那么四川就无险可守了,而那从川外进入川中的军队一旦到达平原丘陵地区,就立刻摆脱了“地利”上的被动,能够很顺利的拿下整个四川。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张献忠才会在川北布置众多军队,这一方面可以有效防御北边的军事威胁,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为自己北chu陕西奠定基础。不过,由于张献忠在川东与川南连吃败仗,使得他的兵力捉襟见肘,所以他不得不将北边的军队撤回成都一带,全力防守成都。这样一来,整个川北就成为力量真空地带,为镇虏军的南下四川创造了必要条件。
此刻,镇虏军的沈猛将军正领着一万五千名镇虏军顺着一条大河向南急进,准备an照林清华在信中的吩咐,由北面夹击成都。虽然镇虏军的人数仅仅只有一万五千人,可是他们的shen后还跟着近两万名民夫,他们运载着大量的军械与粮食,与军队一同南下。
沈猛从几名川北向导那里知dao,自己现在已经进入了四川的腹地,而且离成都已经不远了,据向导估计,最多再走三天,就能赶到成都东北面。
一阵急促的ma蹄声传来,将沈猛的注意力xi引过去,他抬tou望去,却见两名探ma正cuima快速奔向这里。
那两名镇虏军探ma在沈猛跟前停下ma,其中一人说dao:“报告将军,前方三十余里chu1发现两座土寨,而那土寨正被一支军队围攻,他们打的是大西的旗号。”
“哦?”沈猛闻言一惊,因为这一路南下,并没有看见张献忠的人ma,此时在前方忽然chu现了大西军,那么就是说,已经快要与张献忠接chu2了。
他ma上命令shen边的一名师长:“你快去传令,bu队立即zuo好战斗准备,一万人为前锋,五千人护送辎重跟在后边,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下达开火命令!”他向那两名探ma说dao:“你们再去探来!一旦侦知敌方虚实,就立刻返回报我!”
两名探ma不敢怠慢,当即拨转matou,cuima向西南方奔去。
沈猛知dao此时已经不容他犹豫,他立刻领着一个师跟在那探ma后面,向着西南方急速行去,走了十多里时,终于能够听见炮声了,不过,那炮声显然稀疏的很,最多不过三四门炮而已,一个时辰能够响二三十声就不错了。
两名探ma很快奔回,他们说那些土寨之上挑得是大明帅旗,而那攻打土寨的大西军的帅旗则是“孙”字旗,看起来应该是张献忠四义子之一的孙可望。
沈猛心中盘算片刻,随即下达命令:“全军立刻加快速度,猛攻围寨大西军!”
一万镇虏军急速向前推进,一路之上遇到几gu大西军的游骑,双方并未发生战斗,因为那大西军的游骑知dao对方厉害,他们一看见镇虏军的军旗,当即策ma奔走,不敢有片刻的停留。
等沈猛领着镇虏军奔到土寨之前时,却惊奇的发现,那些包围土寨的大西军已经向南退却,空dangdang的土寨外,只剩下了数千ju尸ti,还有那满地的兵qi旗帜。
沈猛命令bu下打扫战场,而他自己则领着数十骑前往土寨问话。
来到土寨前,沈猛却见土寨寨门仍旧jin闭,土寨的寨墙之上则站满了手持长矛的兵丁,在寨门楼上,还可以看见几门大炮。
那守卫寨墙的兵丁见沈猛走近,便大声问dao:“咄!来者是何人之军?”
沈猛骑着ma向着寨墙上抱拳dao:“我乃大明楚国公镇虏军bu下沈猛,此次奉令由陕西南下四川,准备剿灭张献忠liu寇,方才见有人围寨,又见寨上悬挂大明战旗,便率军前来相助,却不料那张献忠贼军胆小如鼠,一见我军便逃之夭夭,倒免了我一番工夫。”他顿了一顿,又dao:“我见贵军似乎应该是这川中主军,熟悉地形,而我军则是从外地远来的客军,人生地不熟,故而希望能与贵军联手向南进击,一同剿灭张献忠!还望这位兄弟快去禀报你家将军,就说沈猛想拜见他!”
那兵丁见来人确实打着大明军旗,虽然他们的军服有些古怪,但刚才张献忠军队调tou逃跑那可是他亲yan所见,因而他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