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4/4)

真的不需本侯派人护送你吗?”

蒲先生笑了笑,说道:“多谢侯爷美意,想我蒲某虽熟读诗书,但我也自小习武,寻常歹人我也没放在眼里,况且姜禳是我的旧友,我想他应该不会为难我的。好了,我已在此耽搁太久,就此告辞,还望侯爷保重,欲祝侯爷大败多尔衮!”说完向林清华稽首,随后上马,带着两名书童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林清华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道:“现在像这样文武双全而又胸怀天下的人才太少了,希望他此去能说服姜禳倒戈。”这蒲先生名蒲高学,是大同总兵姜禳降清以前的师爷,在姜禳降清前夕,他回家省亲,就此滞留在南边。听说清军大举进攻河南后,他立即自告奋勇,向史可法请命,前往大同说服姜禳倒戈反清,当他日夜兼程赶到西平寨时,正好碰上林清华迎战阿济格,所以特地前来观战。

林清华审讯俘虏,得知阿济格等清军将领并未与大军一起突围,而搜遍整个水面,也未发现阿济格等人的尸体,因此他猜测他们已经金蝉脱壳。不过,由于西路清军主力已全军覆没,所以阿济格等人的去向倒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大明中兴元年,九月廿九日,夜间丑时决白河水淹灌清军,之后经两夜一日激战,清军大部尽成鱼鳖,西路清军自此全军覆没,清将阿济格等逃遁。我军伤亡不到三千,陕西清军精锐尽失,西线无战事。”林清华写完了信的最后几行字,他放下毛笔,拿起信又看了一遍,然后吩咐几名亲兵立即将此信连夜送往南京,将其刊登在下一期的《号角》的头版。

解决了阿济格的西路清军,林清华留下民伕和民兵,令他们看押俘虏,并把土坝挖开,将“斜子洼”中的水全部排干,随后他率领着镇虏军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开封,寻机与多尔衮的北路清军决战。

就在阿济格为突围一事而头痛不已的时候,东路清军主帅李成栋也是焦虑万分。

自从李成栋降清以后,多尔衮和豪格对他十分的看重,命他率领七万汉军驻守徐州,并将徐州以南的地盘交给他管理,使他成为了徐州的土皇帝。正当李成栋尽情的享受着快活的日子的时候,多尔衮的一道军令又把他送上了前线。

多尔衮给李成栋的命令是率领六万汉军向河南中部挺进,准备与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军队汇合,与他一起的还有南下支援他的一万满洲八旗和一万蒙古八旗。本来李成栋以为这并不困难,但没想到刚接近汝宁城,清军就遇上了硬钉子,数万明军以汝宁为据点,将清军死死缠住,虽然李成栋想按多尔衮的命令继续西进,但明军奇怪的战法使得清军寸步难行。两万多明军像猎犬一样死死咬住清军的后队不放,但当清军回头想把明军一口吞掉时,明军又立刻与清军脱离接触,当清军继续前进时,他们就又追了上来。

更让李成栋头疼的是,明军中还有一支奇怪的部队,这些部队穿着百姓的服装,但却手持火器,他们三五成群,专门袭击清军的运粮队和小股骑兵。为了对付他们,李成栋不得不分兵,但那些部队就像是消失在空气中一样,任凭清军怎么找也找不出来,但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又像是从土里冒出来一样,几百人上千人的聚在一起,将清军的小股部队一口吃掉。在明军这种奇怪战法的打击下,清军的后勤补给很快中断。

正当李成栋一筹莫展时,多尔衮的军令又到,这次是让他攻击汝宁城的。仔细询问之下,李成栋才得知,原来是多尔衮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所以他不得不改变战法,想通过步步为营的办法逐渐蚕食河南明军。

李成栋只得率领大军回头,猛攻汝宁城。但汝宁城虽小,城防却甚是坚固,尤其是城边的那四个巨大的炮台,从炮台脚下那新翻的土来看,这四个炮台一定是刚修不久的,每个炮台上均放置了十门大炮,而且与汝宁城的距离都是一百丈,城与炮台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当清军攻城时,炮台上的炮火就与城墙上的炮火夹击清军,当清军攻炮台时,城墙上的炮火就支援炮台,而且汝宁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火器,站在城墙之上助战。清军猛攻数日,损失近两万人,但仍未能接近汝宁城墙一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