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可法便:“既如此,那本督师就决定,现在各回各营,明日一早,誓师北伐!还望诸君戮力以赴,共保大明江山!”诸将领命而去。
大明中兴元年正月初四,寒风凛冽,扬州城外一座临时搭起的将台上,史可法手捧圣旨,向诸将宣读圣旨,再次
调众人要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在祭拜了天地之后,史可法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浩浩
向着淮北
发。大军顺着大运河一路北
,以镇虏军和平虏军为先锋,镇虏军在东,平虏军在西,两军齐
并
;
随其后的是王之纲的两万人
,为中军,史可法就在其中;最后面的是负责殿后的周奇勋、
华和赵珲的六万人
;另外还有一万人的
军,由
师总兵吴志葵率领,押运着大量粮草从大运河向北航行,为了保护粮草的安全,史可法特命周奇勋率
跟。
众人齐声应:“末将明白!”随后便奔回各营备战。
林清华将镇虏军分为左右两路,左路为步兵,右路为骑兵,其中步兵又分为前、中、后三军,他率领中军居中联络指挥,前军由陈唯一指挥,后军由洪熙官和方世玉指挥,骑兵由四大金刚指挥,除了掩护步兵的侧翼外,骑兵还负责侦察与联络。炮兵队就在中军,为了加快炮兵的行
速度,林清华特意
了一批两
挂车,将炮车与挂车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四
车组,十门重炮由六匹
拖拽,其他的炮则由双
拖拽,挂车上除了装着弹药之外,还可供炮兵乘坐,这样一来,炮兵就不会拖步兵的后
了。虽然平虏军的装备没有镇虏军的好,但由于平虏军的大炮特别是重炮很少,因而两军的行
速度相差并不多,两军相隔着百里遥相呼应。
林清华带着镇虏军开到离曲阜只有二十里的地方,是诸军中与敌军相距最近的,清军的营垒已隐约可见,他将下分成两
分,一
负责警戒,一
则砍伐树木以便在城东扎营,由于所带拒
数量不够,他特别让随军的铁匠
来的人中以旗人居多,只有少数几个汉官,而且多是已当了多年仆的老臣。汉官多主张将
锐从西边调回来,先将明军击退,然后再灭李自成,但满官不同意这
法,他们认为明军战斗力差,现有的两万八旗军加上汉军就能把明军击退,用不着调兵支援。两派观
互不相让,最后还是多尔衮决定双
齐下,一边令多铎率领五万
锐满蒙骑兵日夜兼程赶往曲阜,一边令山东巡抚方大猷将全
人
集中起来,然后也开赴曲阜,准备迎击明军,并且任命王文奎为保定巡抚,全面负责剿匪,限其一个月内剿灭直隶南
的义军,以打通南北
通线,确保清军的粮草供应。
就在明军向北的时候,多尔衮也没闲着,自从三天前接到派往江南的细作的报告,说明军在扬州集结,似有北伐之意后,他就召来众臣商议。由于此时清军的
锐
队正在向潼关集结,准备消灭李自成,而在直隶、山东河南西
的只有不到两万八旗兵,剩下的全是投降的汉军,因而其所面临的形势还是十分危急的,况且山东、直隶义军蜂起,一时难以剿灭,更增添了多尔衮的忧虑。
史可法说:“今日之战只是小胜,不可轻敌。据探
来报,清军大队人
就驻扎在曲阜,主将是多铎,其人据说是清军第三猛将,所带蒙古
松古
骑兵骁勇异常,堪称天下骑兵中的
锐。清军主力据估计为二十五万人,其中满蒙八旗为八万左右,汉军约十八万,但多是乡勇和降兵,战斗力并不很
。经过与威毅侯林大人、兵
侍郎陈大人的商议,本督决定明日就与清军决战,此地一
平川,最利清军骑兵冲击,明日需多备拒
,必须步步为营,不可狼战。现在诸位就回各营备战,明早辰时大军齐
,林大人率镇虏军从东面向西
攻,陈大人率平虏军从南面向北
攻,其余诸将率军
随其后,两路夹击,务必将敌满蒙
锐歼灭,本督在此恭候诸位佳音,诸将可曾听明白?!”
经过七天的行军,明军已抵达徐州城下,史可法命令将粮草囤积于此,派吴志葵率领全师驻扎于此,与城中的两万守军共同确保粮草的安全与供应,在补充了给养并休整了两天后,十四万明军
营北上,迅速向前突
。一路之上未遇抵抗,沿途还收编了数万起义军,人数迅速扩大到近二十万人。经过五天的快速行军,正月十八,明军抵达曲阜西南的程家庄,在此与清军的一支侦察
队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在击溃清军之后扎下营来,史可法令诸将速来中军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