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历史转折dian第十六节(2/4)

有素的大队骑兵比起来,自己收服的那些响不过是乌合之众。现在虽是在船上,骑兵冲不到船上来,但林清华还是看了众人内心的恐惧,有的人不仅脸发白,甚至拿刀的手都开始发抖了,连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方世玉也自言自语:“我的天,这要是冲过来还不把人踏成饼?”

不一会儿,队便奔到岸边,人数大约有五千,大拿大刀,少拿长矛。一停下,拿长矛的兵便来,很快就列成了阵形,正面正对着林清华的船队,而那拿大刀的骑兵仍旧骑在上,用警惕的双搜索着四周。

等众人登上江岸,顺军长矛手就将众人围了起来,一名小军官命令众人放下武。林清华示意众人照,于是大刀、三节、斧、匕首、狼牙很快便在江边堆成了一堆。

众人院没多就,几个顺军士兵抬着几个大木桶走了来。他们将木桶放下,揭开盖儿,一气冒了来,其中一人喊:“喝粥了,喝粥了。这儿可没什么山珍海味,你们就将就儿吧。”说完把别在后腰上的两个木勺来,放桶里后又指着林清华:“喂,你,穿官服的那个,我们将军要见你,快喝两粥就跟我走吧。”

那人:“正是!我们突围来后,便向南走了一天,后来又折向西边,希望能早儿追上闯王。一路上追兵不断,鞑的骑兵很厉害,得很准,看着我们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制将军指挥我们

林清华现恍然大悟的神情,说:“原来如此,这么说后来你也是与制将军一起从东门突围的了?”

看到这副架势,林清华只好下令弃船登岸。

来人听清林清华的话后,便又飞快的奔回队中复命去了。

双方对峙了一会儿,顺军中跑一人,来到江边扯着嗓:“哎,船上的人听着!速速登岸投降,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客气啦!”

林清华听得心烦,索将木勺向桶里一丢,说:“不喝了,这就带我去见你们将军吧。”

等了一袋烟的工夫,那人去而复返,喊:“我们将军说了,你们必须在此下船,然后由我们的人押你们去西安,只给你们一刻钟,时间一到,我们就发动攻击!”说完向后一指,只见三门大炮被推了上来。

双方一见面,不等林清华开,那将军支开左右,抢先说:“你叫林清华?可是在北京时住在制将军府上那个林清华?”

过了一会儿,这支骑兵队的将领一声令下,长矛手们便押着林清华他们,跟在队后面,向着北方缓缓而行。

林清华跟着士兵一路小跑,来到了县衙,那将军正是住在县衙之中。

待未发现危险后,几个骑兵向着队后奔去,于是很快就有三名旗手撑着三面大旗从队伍后面奔到队前,一面旗上写着个“闯”字,一面旗上写着个“顺”字,另外一面上则写着个“白”字,不过那“白”字明显比另两个字小了一圈。跟在旗手后面的是几个看起来像是军官模样的人,对着林清华的船队指指

林清华拿过洪熙官递过来的木勺,挖了一勺起腾腾的白粥,凑到嘴边,但太了,本无法,那顺军士兵讥:“你们这些官儿平时生惯养,连粥都不会喝,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林清华为了给众人打气,大声说:“大家不要慌!咱们是来招安的,不是来打仗的,再说了,咱们是在船上,他骑兵再厉害,也不能冲到船上来,就算是昏昏脑的冲过来,也只有喂王八的份儿。大家都放松儿,不要把刀举那么嘛,哎,那个大胖,说你哪,你那把鬼刀举那么嘛?你不累我看着都累,对啦,把刀抗肩膀上,这才潇洒嘛!”众人听他说得幽默,张的心情放松了些,几个开朗的已然笑了起来。

林清华也向着岸上大声喊:“在下林清华,奉大明皇帝旨意,前来与闯王议和,希望双方能化戈为玉帛,握手言和,共抗鞑!”

林清华吃了一惊,细看此人,却没有一儿印象,正寻思该怎样回答时,那人似乎也看了林清华的心思,说:“我以前是制将军麾下的一名小将,跟着制将军打北京后一直在城外驻扎,你没有见过我,但闯王登基时我也参加了,当时我曾远远的看过你几,你就站在制将军的后不远,但你没向我这边望,所以你不认得我。”

行了半日,天快黑时,林清华他们便了一个小城,城门时林清华抬向城门上望去,隐约看见两个斑驳的大字——郢中。城之后,林清华他们就被安置在一个大院中,院中有几间大瓦房,还有一个空的牲棚,看起来倒像是一个地主的家,只不过主人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几间净宽敞的大屋,似乎正向人们讲诉着屋主曾经的殷实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