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无兄,何来大嫂,没有大嫂,又何来盗嫂之说?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被一句轻风淡语的话所消解。
刘濞造反前,直不疑每当上朝,总被人在其后指指。甚至有同事就当着大家的面叫
:“长得帅不是你的错,可你为何偏偏盗嫂呢?”
低调人,甘愿替人背黑祸,这就是长者标致之一。同时,这也是老
之言所倡导的。和卫绾一样,直不疑是老
的学生。
然而不久,错拿人家黄金的郎官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将黄金还给人家,结果人家才知,原来直不疑被他冤枉了。
清理掉直不疑后,刘彻召来丞相窦婴和田蚡,吩咐:我这里有两个空岗,一个是御史大夫,一个是郎中令,你们给我找找看看,推荐两个好同志来接这两个职务。
于是,窦婴和田蚡上向刘彻提名。很快的,刘彻批准了。拜赵绾为御史大夫,提王臧为郎中令。
所谓盗嫂,就是和嫂私通。一个大男人大
广众之下,放
声喇叭揭人家伤
,实在是块缺德之才。然而,他更缺德的是,直不疑盗嫂,竟然是他编
来的。
原来,直不疑的长者之名,真不是来的。
如果换成是谁,他个三七二十一,先抡起凳
砸了再说。然而,直不疑脸不红,心不
,脖
也不
。他只是淡淡地说
:“不好意思,我家无兄。”
金的确是我拿去用了。现在还给你。
官场文化向来奇特,在通往金字塔端的
路上,稳打稳扎者,就算不能善始善终,多少也能明哲保
,全
而退。诸如,卫绾和直不疑。而那些坐直升飞机爬上
的人,往往是爬得快,跌得也快;爬得越
,跌得也会越惨。诸如,赵绾和王臧。
得意的是,他们拜师学《诗》,恰逢时世,发了。恐惧的是,如此位,怎么才能保得位置的长久和牢固呢?
然而,就这么一个老实忠厚,几十年如一日循规蹈矩的老好人,终于走到尽了。刘彻罢掉卫绾后,顺便也打发直不疑下岗。理由就是,和卫绾一起承受那些劳改犯被冤枉的责任。
赵王两个,我们除了知他是大师申公弟
外,其他一无所知。一个从政履历苍白人,突然飚上
位,那将是一
什么样的
觉?我想,对于王赵这对师兄弟来说,恐怕只有两
觉。那就是:得意和恐惧。
要想得久,当然是必须博得皇帝的好
;要想博得刘彻的信任,必须先
两手。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得好不好,就看开
那几把火烧得旺不旺。
直不疑不仅老实低调,人还长得特帅。在汉初,长得帅直不疑不是第一个。而因为长得帅,就被诬蔑为盗嫂的,陈平是第一个,估计直不疑就是第二个了。
窦婴和田蚡上想到了两个人:赵绾和王臧。赵绾,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人;王臧,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人;俩人都曾拜鲁国儒家大师申公学《诗经》。
事实上,赵王俩人的第一把火烧得很旺。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烧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