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汉朝最大的官,即丞相,其一年工资封就是两千石。贪污受贿不算,工资除外,其他正常收
就是侯爵
邑。但是,终其李广一生,无论多么卖命苦战,他仍然没有被封侯,成了汉朝历史上最值得被同情的人
之一。后来,唐初四杰之一的王
在《滕王阁序》里喊
一句:李广难封,冯唐易老。从此,李广与同朝的冯唐两个落魄鬼,几乎成了千古失意文人的共同知已和
愤的历史教训。
李广的上司是谁?周亚夫。周亚夫的上司是谁?皇帝。这样情况就很明白了,李广是皇帝的人。梁王还要皇帝封,梁王凭什么给李广将军印?更可恶的是,李广竟然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难,他就不知
这是不合规矩的吗?
李广跟敌人打架的故事,
上引起了外
长(典属国)公孙昆邪的注意。他来到刘启办公室,哭着奏
:“李广这个家伙,自恃武力
,跟匈
打架可是打上瘾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万一了,那实在就太可惜了。所以,请陛下给他换个岗位,让他歇息歇息一下吧。”
那一年,李广年约二十六。
刘恒生前,曾经发如此
叹:可惜李广生不逢时,如果生在
祖时代,万
侯对他来说,
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认真考究刘恒此话,只说对后半。说李广生不逢时,实在是胡扯。匈
当前,正是最需要李广之时。既然如此,为什么李广奋斗了四五十年,竟然连一个小小的侯爵都没捞到呢?李广难封,是不是太没
理了呢?
那次,匈抢夺战
,汉朝损失惨重,仅与之战斗死亡人数就有两千。损兵两千,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匈
太过狡猾。事实上,对付狡猾的匈
,可行办法就是,以狡猾对之。事实上,李广
到了。
回看七国之
,刘濞之败源于昌邑城一战被周亚夫一脚踩空。事实上,那场大战,李广也是踩刘濞最重者之一。李广杀敌夺旗,彻底打
了不要命的
神。然而,功名显扬的李广,得意忘形之际却忘记了他姓什么。他竟然犯了一个很大的错:私自接受了梁王刘武赐给他的将军印。
刘启欺负李广也就罢了,这时,匈却也来凑
闹。李广才任为上谷太守时,匈
天天跑来门
挑衅。李广两话不说,拉起兄弟直接就跟匈
架。于是,跟匈
人打架,似乎成了李广的最喜
的
育运动。一天不打,手
得不行。真是不打不相识,跟李广打了这么多次架后,匈
人突然发现: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曾经,匈
被郅都吓怕了,现在他们可是被李广打怕了。
相对来说,上谷郡是前沿,上郡是后方。后方养战,李广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养
所,防范匈
来抢。然而,对匈
人来说,李广是蜂王,战
是蜂
。蜂
的诱惑远超过蜂王的威胁。于是,就
现了前面那一幕:匈
人
意不意,六月
天大老远长途奔袭,
李广的地盘,大行劫
。
刘启上批准了公孙昆邪的请求:迁李广为上郡太守。
李广和匈玩狡猾故事的起因是,刘启派遣的一位太监
事了。此位太监,刘启说是派他来向李广学习抗匈军事的。在我看来,学习是假,监督考察是真。行军打仗,那是军人的天职。拍
逢迎,给皇帝端茶送
,那是太监的老本行。一个无论是
六百石;后又被拜为骑常侍,秩八百石。孝景即位,又拜其为骑郎将,秩千石。吴楚反时,李广再被拜骁骑都尉,秩两千石。
看来,有些人不把他打回原形,他真还以为自己能飞上天。果然,立功极大的李广回朝后,没有赏赐。削夺赏赐权其实就是最大的惩罚。李广,你是想当将军都想疯了吧。那你就继续梦去吧。于是,刘启迁其为上谷太守。
事实是,历史不讲理的时候,自然有他讲
理的另一面。李广难封,其实不全都是谜。他封侯梦想的破灭,在他二十六岁参与平反吴楚联军时,就现
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