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三十五章 间接伤害(二)
二战之初,无论是日本在中国大开杀戒,还是德意志在欧洲点燃战火,都没有立刻引起mei国的直接介入。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阻隔,使mei国远离战火硝烟,因此它隔岸观火,静观其变。而所谓的“孤立主义”甚嚣尘上自然是情理之中。因为这符合此时mei国的国家利益。
不仅如此,mei国还于1939年9月5日宣布中立,gen据1937年国会制定的《中立法》,不对jiao战国chu售军火和军用wu资,不向jiao战国贷款,不为jiao战国运送一切货wu。事实并非如此,mei国实施《中立法》是片面的:只对中国禁止输chu武qi、弹药及战事材料;而对日本,照样以zhongzhong手段输给。
据统计资料:1937年日本进口军用原料和wu资中,mei国的钢占92%,汽车及零件占91%,石油及原油制品占60%,废钢铁占58%,生铁占41%。1938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消耗的军用wu资,92%是从mei国进口的。
mei国一直在向日本chu售战略wu资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才停止,而日本则源源不断地把这些战略wu资运用到中国战场,在某zhong意义上说,此时mei国为了大发战争之财,事实上充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
然而,令mei国没有料到的是,日本利用德意志第三帝国横扫欧洲的有利时机,开始大举南进,直接威胁到mei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
随着欧洲的战火逐渐平息,mei国从真正意义上明白“孤立主义”让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时间。mei国的无所作为也不知dao是该说聪明还是愚蠢,至少mei国真的获得了大量的利益,问题是欧洲战火平息后轴心**事集团不是将矛tou对向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就是mei国,而mei国已经和日本chu1于战争状态了。
正是在这zhong情况之下,mei国才逐渐走chu了“孤立主义”怪圈,并开始格外关注欧亚战场的态势。在直接介入战争之前,mei国的战略是:在欧洲援助盟国反对轴心国;因为此时mei国海外的主要利益在欧洲,而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主要的威胁,法国已经投降,英国危在旦夕。此时重点援助英国为形势所需,也符合mei国的利益。
本来mei国在1940年9月28日已经制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确定大西洋第一,欧洲第一的战略指针。在远东则援助中国反对日本。其目的不是奢望中国能够打败日本,而是防止蒋介石投降日本并使抗日战争得以继续下去,并使入侵者付chu不断提高的代价。
诚如罗斯福对他的国民所说的那样,援助被侵略者正是为了使mei国不卷入战争。“如果我们竭尽全力支持那些保卫自己、抵御轴心国进攻的国家,那么,mei国卷入战争的可能xing就会小的多。”这样对中国的实质xing援助就成了mei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关键。11月30日,在日本承认汪jing1卫政权的当天,mei国给予蒋介石政府1亿mei元的贷款。并针锋相对地承认“合法的an照宪法程序产生的重庆政府”
1941年3月mei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罗斯福宣布该法案适用于中国,mei国宣布愿意在战后放弃在华特权,罗斯福派拉铁mo尔前往中国,chu任中国政府政治顾问,mei**官团抵达重庆,中mei军事合作正式开始。
轴心国敢于冒着ju大风险登陆英lun是mei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这也让mei国的策略不得不进行调整,这时mei国增援英国已经看不chu价值,所以只能改变策略,不再执行“欧洲战场chu1在第一位,亚洲战场chu1在第二位”的战略he心。也就是说以前中国战场chu1于从属地位,现在却不得不改变思想认真起来考虑支援中国。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并没有有意义的朋友,他们孤独地抗战了那么多年,如果不是一zhong决然的意志在支撑恐怕早就jian持不下去。中国需要朋友,但是弱小注定不会拥有朋友。因为mei国需要中国牵制日本,mei国开始对中国进行援助,这zhong援助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前提是建立在中国人用命去换,让mei国人少liu血。同理,轴心国决定支持中国也是为了战略需要,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好心帮忙,一切协助都需要回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mei国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chu来。为此,mei国不得不加快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这时mei国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支援中国是有利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