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范隆,字玄嵩,雁门人。父方,魏雁门太守。隆在
十五月,生而父亡。年四 岁,又丧母,哀号之声,
恸行路。单孤无缌功之亲,疏族范广愍而养之,迎归教 书,为立祠堂。隆好学修谨,奉广如父。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
秋三传》, 撰《三礼吉凶宗纪》,甚有条义。惠帝时,天下将
,隆隐迹不应州郡之命,昼勤 耕稼,夜诵书典。颇习秘历
之学,知并州将有氛祲之祥,故弥不复
仕。与上 党硃纪
刘兆,字延世,济南东平人,汉广川惠王之后也。兆博学洽闻,温笃善诱,从 受业者数千人。武帝时五辟公府,三征博士,皆不就。安贫乐
,潜心著述,不
门
数十年。以《
秋》一经而三家殊涂,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乃思三 家之异,合而通之。《周礼》有调人之官,作《
秋调人》七万余言,皆论其首尾, 使大义无乖,时有不合者,举其长短以通之。又为《
秋左氏》解,名曰《全综》, 《公羊》、《谷梁》,解诂皆纳经传中,硃书以别之。又撰《周易训注》,以正动 二
互通其文。凡所赞述百余万言。
举贤良方 正直言之士,太常华恆举喜为贤良。会国有军事,不行。咸康初,内史何充上疏曰: “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
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 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伏见前贤良虞喜天
贞素,
尚邈世,束脩立德, 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
,博闻
识,钻
研微有弗及之勤,
静味
无风尘之志,
枕柴门,怡然自足。宜使蒲
纡衡,以旌殊
,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 疏奏,诏曰:“寻
翟汤、会稽虞喜并守
清贞,不营世务,耽学
尚,
拟古人。 往虽征命而不降屈,岂素丝难染而搜引礼简乎!政
须贤,宜纳诸廊庙,其并以散 骑常侍征之。”又不起。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曰:“吾
见刘延世。”兆儒德
素,青州无称其 字者,门人大怒。兆曰:“听前。”既
,踞床问兆曰:“闻君大学,比何所作?” 兆答如上事,末云:“多有所疑。”客问之。兆说疑毕,客曰:“此易解耳。”因 为辩释疑者是非耳。兆别更立意,客一难,兆不能对。客去,已
门,兆
留之, 使人重呼还。客曰:“亲亲在此营葬,宜赴之,后当更来也。”既去,兆令人视葬 家,不见此客,竟不知姓名。兆年六十六卒。有五
:卓、炤、耀、育、脐。
氾毓,字稚
,济北卢人也。奕世儒素,敦睦九族,客居青州,逮毓七世,时 人号其家“兒无常父,衣无常主,”毓少履
,安贫有志业。父终,居于墓所三 十余载,至晦朔,躬扫坟垅,循行封树,还家则不
门
。或荐之武帝,召补南
王文学、秘书郎、太傅参军,并不就。于时青土隐逸之士刘兆、徐苗等皆务教授, 惟毓不蓄门人,清静自守。时有好古慕德者谘询,亦倾怀开诱,以一隅示之。合 《三传》为之解注,撰《
秋释疑》、《
刑论》,凡是述造七万余言。年七十一 卒。
崔游,字
相,上党人也。少好学,儒术甄明,恬靖谦退,自少及长,
未尝 语及财利。魏末,察孝廉,除相府舍人,
为氐池长,甚有惠政。以病免,遂为废 疾。泰始初,武帝禄叙文帝故府僚属,就家拜郎中。年七十余,犹敦学不倦,撰 《丧服图》,行于世。及刘元海僭位,命为御史大夫,固辞不就。卒于家,时年九 十三。
徐苗,字叔胄,
密淳于人也。累世相承,皆以博士为郡守。曾祖华,有至行。 尝宿亭舍,夜有神人告之“亭
崩”,遽
,得免。祖邵,为魏尚书郎,以廉直见 称。苗少家贫,昼执锄耒,夜则
诵。弱冠,与弟贾就博士济南宋钧受业,遂为儒 宗。作《五经同异评》,又依
家著《玄微论》,前后所造数万言,皆有义味。
抗烈,轻财贵义,兼有知人之鉴。弟患
痈,脓溃,苗为
之。其兄弟皆早亡,抚 养孤遗,慈
闻于州里,田宅
婢尽推与之。乡邻有死者,便辍耕助营棺郭,门 生亡于家,即敛于讲堂。其行己纯至,类皆如此。远近咸归其义,师其行焉。郡察 孝廉,州辟从事、治中、别驾、举异行,公府五辟博士,再征,并不就。武惠时计 吏至台,帝辄访其安不。永宁二年卒,遗命濯巾浣衣,榆棺杂砖,
车载尸,苇席 瓦
而已。
永和初,有司奏称十月殷祭,京兆府君当迁祧室,征西、豫章、颍川三府君初 毁主,内外博议不能决。时喜在会稽,朝廷遣就喜谘访焉。其见重如此。
喜专心经传,兼览谶纬,乃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
诗略》,注 《孝经》,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年七十六卒,无
。 弟豫,自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