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莺莺传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格温和而富于
情,风度潇洒,容貌漂亮,意志
,脾气孤僻。凡是不合于礼的事情,就别想让他去
。有时跟朋友一起
去游览饮宴,在那杂
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
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
戏般敷衍着。他从不参与始终保持稳重。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
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
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
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
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
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
,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
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明旦而张行。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
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
过
,儿女之情,悲喜
集。兼惠
胜一合,
脂五寸,致耀首膏
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
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
修之
,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
,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
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
,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
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
,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
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
,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
,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
永恨,
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
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
,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
,寄充君
下
所佩。玉取其
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兼
丝一絇,文竹茶碾
一枚。此数
不足见珍,意者
君
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
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
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
风多厉,
饭为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
念。”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
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
潘郎玉不如,中
蕙草雪销初。风
才
多
思,
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龙
过
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珮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
人悄悄,晨会雨濛濛。珠莹光文履,
明隐绣龙。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
。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
雪,登床抱绮丛。鸳鸯
颈舞,翡翠合
笼。眉黛羞偏聚,
朱
更
。气清兰
馥,肤
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
敛躬。汗
珠
,发
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慢脸
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
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乘鹜还归洛,
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
不易冲。行云无
所,萧史在楼中。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
也,不妖其
,必妖于人。使崔氏
遇合富贵,乘
,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
败之,溃其众,屠其
,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
叹。后岁余,崔已委
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
。张怨念之诚,动于颜
,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
,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
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