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抄本“及”作“乃”“者”作“酋”)或云,是尚结赞男女。吐蕃乃收尸归营。(“营”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有百余人,行哭随尸,威仪绝异。使一人立尸旁代语,使一人问“疮痛乎?”代语者曰:“痛。”即膏药涂之。又问曰:“食乎?”代者曰:“食。”即为具食。又问曰:“衣乎?”代者曰:“衣。”即命裘衣之。又问:“归乎?”代者曰:“归。”即具舆马,载尸而去。译语者传也。若此异礼,必其国之贵臣也。(出《咸通录》。明抄本作出《咸通甸围录》。)
西北荒
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深三丈,酒美如肉,清澄如镜。有玉樽玉笾,取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味如獐脯。饮此酒,人不生死。此井间人,与天同生,虽男女不夫妇,故言不生死。(出《神异记》)
鹤民
西北海戌亥之地,(“地”字原缺,据陈校本补。)有鹤民国。人长三寸,日行千里,而步疾如飞,每为海鹤所吞。其人亦有君子小人。如君子,性能机巧,每为鹤患。常刻木(“木”原作“吐”,据明抄本改。)为己状,或数百,聚于荒野水际,以为小人,吞之而有患。凡百千度,后见真者过去,亦不能食。人多在山涧溪岸之旁,穿穴为国,或三十步五十步为一国,如此不啻千万。春夏则食路草实,秋冬食草根,值暑则裸形,遇寒则编细草为衣。亦解服气。(出《穷神秘苑》)
又 一说,四海之外,有鹄国焉。男女皆长七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谕跪拜。其人皆寿三百岁,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虽畏海鹤,陈章与齐桓公言,鹄遇吞之,亦寿三百岁。此人鹄中不死,而鹄亦一举千里。陈章与齐桓公所言小人也。(出《神异录》)
契丹
卢文进,幽州人也,至南,封范阳王。尝云,陷契丹中,屡又绝塞射猎,以给军食。正昼方猎,忽天色晦黑,众星粲然。众皆惧,捕得蕃人问之。至所谓笡却日也,此地以为常,寻当复矣。顷之乃明,日犹午也。又云,常于无定河,见人胸(“胸”原作“脑”,据明抄本改)骨一条,大如柱,长可七尺云。(出《稽神录》)
沃沮
毋丘俭遣王倾追高丽王官,(明抄本无“官”字,按《博物志》“官”作“宫”)尽沃沮东东界。问其耆老,海东有人不。耆老言。国人尝乘船捕鱼,遭风,见吹数十日,东得一岛。上有人,言语不相晓。其俗尝以七月,取童女沉海。又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
又说,得一布衣,从海中浮出,其身如中人衣,其两袖长二丈。(“丈”原作“尺”,据明抄本改。)又得一破船,随狼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得”原作“的”,据明抄本改。)之,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其地皆在沃沮东大海中。(出《博物志》)
僬侥
李章武有人腊三寸余,头髀肋成就,眉目分明,言是僬侥国人。(出《酉阳杂俎》)
译文
四方蛮夷
东方的人鼻子大,身体上的孔都跟眼睛相通,体力都归附到这里;南方的人嘴大,体窍都跟耳朵相通;西方的人脸大,体窍都跟鼻子相通;北方的人体窍都跟阴部相通,身体矮;中部地区的人,体窍都跟口部相通。
无启民
无启人住在洞穴中,吃土。他们的人死了,埋葬后,死者心脏不烂,经过一百年又变成人。录人膝盖不烂,埋葬后过一百二十年又能变成人。细人肝脏不烂,埋后八年又变成人。
帝女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