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百七十三昆虫一(6/6)

把饭食吃光而去。过了一会儿蝼蛄又来,形体就长大了些。他心里很奇怪,就再投食给它吃。几天时间,那蝼蛄长得个头如猪大。到了将要行刑的前一天夜晚,蝼蛄在夜间把墙壁掘出一个大洞,并给他破掉刑具,这样才能随着它从狱中逃出来。后来遇上大赦。因此庞企家世代都祭祀蝼蛄。

蟾蜍

晋朝孝武帝太元八年,义兴县人周客有个女儿十八九岁,生得端庄美丽而又洁白,特别明察事理而又贤惠。生来喜欢吃肉片鱼片,吃起来常常为吃不饱而苦恼。有个叫许纂的青年,从小好学,娶她做了妻子。到了丈夫家,大吃肉片的习惯依然如故,把家都吃穷了。于是家族内的人都议论说,恐怕这个女子不是人,于是打发她回娘家,当她乘车走到桥南时,看见渔家正在拿鱼制做成熟食放在案子上,大约有十几斛(古量器,十斗为一斛),便从车中取出一千钱,交给鱼主,并叫他把鱼捣碎。于是她下了车,熟鱼吃了五斗,生鱼吃了五斗。当吃了五斛多一点时,便觉得十分烦闷而躺下。不一会儿,伏地大口地吐水,忽然有一只蟾蜍,随着一起被吐出来。于是不再吃肉,病也痊愈。当时天下正大战。

蝇赦

前秦世祖苻坚想颁布大赦令,便与王猛、苻融密议于甘露堂。他们屏退了左右,由苻坚亲自执笔起草赦文。有一只大苍蝇突然落于笔尖,听到他们的议论后又飞出去。顷刻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人们奔走相告说:“官府今天要大赦了!”有关部门把此事禀奏皇帝,苻坚奇怪道:“宫中不可能有被窃听的道理呀,事情是从什么地方泄露出去的呢?”苻坚下令追究此事,人们都说:“有穿青衣服的小孩,在街市上大喊道:‘官府今天要大赦了!’很快便不见了。”苻坚感叹道:“他就是先前那只大苍蝇啊!”发妖

晋安帝义熙年间,琅玡郡费县有个姓王的家里经常丢东西,他以为是人来偷的,因此每次出入都对门闩锁钥十分留意。然而仍然不断丢失东西。后来他发现房后的篱笆墙上穿了一个洞,有人的胳膊那么粗,并且已经磨得光滑发亮。他试着用绳子做了个网套,下在洞口,夜间便听到那里有摇动扑腾声。他去捕捉而得一根大头发,长三尺多,一会儿又变成了蚯蚓。从此也就无忧无虑了。

桓谦

桓谦,字敬祖。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忽然有些人都长得一寸多高,全都身披铠甲手持长矛,骑着装饰的战马,从洞穴中出来,阳光一照金光闪耀,行走于住宅之中,以数百个为一群,指挥布阵,互相冲杀。马很轻快,人也轻捷,顺着小桌登上灶台,找存放吃喝的地方。有的遇上切好的肉,便一起聚集过来。对于那些能搬动的,便用长矛去刺取,便径直运进洞穴中。以后便静悄悄地不再出来,即使出来也很快回到洞穴中。蒋山道士朱应子叫人烧滚开的水,向入口浇灌。于是把洞穴掘开,有大约一斛那么多的大蚂蚁死在里面。桓谦后被杀死。

青蜓

在司马彪的《庄子注》中,说有个儿童埋下青蜓头后,不吃而手舞足蹈地说:“这个青蜓头将会变成珍珠!”人们都讥笑他。《博物志》中说:“把青蜓头埋在向西的门下,就能变成青色的珍珠。”

朱诞

南朝刘宋初期,淮南郡有个东西专门取人的发髻。太守朱诞说:“我知道它是什么了,我知道它是什么了。”他买了很多木胶把它涂在墙壁上,夜间有一只蝙蝠像鸡那么大,落在墙上,便不能离去。把它杀死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事发生了。观察那只蝙蝠,钩帘下已有数百个人的头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