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本弟
唐僖宗皇帝,播迁汉中,蜀先主建为禁军都。与其侪于僧院掷骰
,六只次第相重,自幺至六。人共骇之。他日霸蜀。因幸兴元,访当时僧院,其僧尚在。问以旧事,此僧
以骰
为对。先主大悦,厚赐之。(
《北梦琐言》)
王蜀先主
旋风颜居。须臾风定,见担舆三乘,有一女,三青衣从之。问其故,曰:越州扶余县赵明经之女,父母
事前扶余尉程颜,适为大风飘至此。颜无所遣,因纳之。既而以其事验之,信然。而越州自有人,与颜姓名同。(
《闻奇录》)
渝州西百里相思寺北石山,有佛迹十二,皆长三尺许,阔一尺一寸,九寸,中有鱼文。在佛堂北十余步。贞观二十年十月,寺侧泉内,忽
红莲
,面广三尺。游旅往还,无不叹讶,经月不灭。昔齐荆州城东天
井,
锦。于时士女取用,与常锦不异,经月乃歇。亦此类也。(见吴均《齐
秋》)
玄宗皇帝御容,夹苎作。本在周至修真(修真原作县贞。据明抄本改。)观中。忽有僧如狂,负之,置于武功潜龙。
即神尧故第也,今为佛宇。御容唯衣绛纱衣幅巾而已。寺僧云:庄宗
汴,明宗
洛,洎清泰东赴伊(伊原作依。据明抄本改。)瀍之岁。额上皆有汗
。学士张沆,尝闻之而未之信。及经武功,乃细视之,果如其说。又意其雨漏所致,而幅巾之上则无。自天福之后,其汗遂绝。
陵县又有神尧先世庄田,今亦为
观矣。有柏树焉,相传云,
祖在襁褓之时,母即置放柏树之
,而往饷田。比饷回,日斜而树影不移,则今柏树是也。史传不载,而故老言之。(
《玉堂闲话》)
楚州界内小山,山上有室而无。僧智一掘井,
三丈遇石。凿石
及土,又
五十尺,得一玉。长尺二,阔四寸,赤如榴
。(榴
二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每面有六
,紫
可(紫
可三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
,中若可贮
状。僧偶击一角视之,遂沥血,半月日方止。(
《酉
杂俎》)
玄宗圣容
沈傅师为宣武节度使。堂前忽嘶,其声甚近,求之不得。他日,嘶声渐近,似在堂下。掘之,
丈余,遇小空
。其间得一玉
,
三二寸,长四五寸,嘶则如壮
之声。其前致碎朱砂,贮以金槽。粪如绿豆,而赤如金
。沈公恒以朱砂喂之。(
《闻奇录》)
楚州僧
渝州莲
士元固言,贞元初,尝与
侣游华山。谷中见一人
,(
原作服,据《酉
杂俎》十改。)袜履甚新,断
如膝
,初无痕迹。(
《酉
杂俎》)
庐山渔者
唐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罗越涧,境极幽夐,忽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袱,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
此径,迷路,君知向官
无?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月势如
,其影多为日烁。其亚
也,常有八万二千
修之。
即一数。因开袱,有斤凿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
此,虽不足长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歧径,曰:但由此,自合官
矣。言已不见。(
《酉
杂俎》)
洪州胡氏,亡其名。胡本家贫,有
五人,其最小者,气状殊伟。此
既生,家稍充给。农桑营赡,力渐丰足。乡里咸异之。其家令此
主船载麦,溯
诣州市。未至间,江岸险绝,牵路不通。截江而渡,船势抵岸,力不制,沙摧岸崩。
中得钱数百万,乃弃麦载钱而归。由是其家益富,市置仆
,营饰服装。咸言此
有福。不
久居村落,因令来往城市。稍亲狎人事。行及中
,所乘之
跪地不
。顾谓其仆曰:船所抵
得钱,今
跪地,亦恐有
。因令左右副斫之。得金五百两。赍之还家。他日复诣城市,因有商胡遇之,知其
中有珠,使人诱而狎之,饮之以酒,取其珠而去。初额上有
,隐起如球
形,失珠之后,其
遂陷。既还家,亲友眷属,咸共嗟讶之。自是此
神减耗,成疾而卒,其家生计亦渐亡落焉。(
《录异记》)
文县坠石
华山侣
庐山中有一潭,名落星潭,多渔钓者。后唐长兴中,有钓者得一
,颇觉难引,迤逦至岸。见一
如人状,
铁冠,积岁莓苔裹之。意其木则太重,意其石则太轻,渔者置之潭侧。后数日,其
上有泥滓莓苔,为风日所剥落,又经雨淋洗,忽见两目俱开,则人也。歘然而起,就潭
盥手靧面。众渔者惊异,共观之。其人即询诸(询原作语。诸字原空
胡氏
唐贞观十八年十月,文县天大雷震,云中落一石下,大如碓觜,脊
腹平。县丞张孝静奏,时有西域
伽筜菩提寺长年师到西京。颇推(推原作持。据明抄本改。)博识。敕问之,是龙
,二龙相争,故落下耳。(
《法苑珠林》)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