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常为山南步奏官。间
蜀,时兵后僻路,绝无人烟。夜至一馆,闻东廊下有人语声,因往告之。有应者云:“中堂有床,自往宿去。”举至中堂,唯有土榻。求火,答云,无火。求席,隔屋掷
一席,可重十余斤。举亦壮士,殊不介意。中夜,有一
如猴,升榻而来。举以铁椎急击之,叫呼而走。及明告别,其人怒去。更云:“夜来见伊独
,令儿
往伴,打得几死。”举推其门,不可开。自隙窥之,积壤而已。举后为太原大将,官至淮南节度使。(
《稽神录》)
宜人
张谋孙
咸通丁亥岁,陇西李夷遇为邠州从事。有仆曰李约,乃夷遇登第时所使也。愿捷善行,故常令邮书京。其年秋七月,李约自京还邠,早行数坊,鼓始绝。倦憩古槐下。时月映林杪,余光尚明。有一父皤然,伛而曳杖,亦来同止。既坐而
不绝。良久谓约曰:老夫
至咸
,则蹒跚不能良行。若有义心,能负我乎?约怒不应,父请之不已。约乃谓曰:可登背。父欣然而登。约知其鬼怪也,
以所得(明抄本得作持。)哥舒
,自后束之而趋。时及开远门,东方明矣。父数请下,约谓曰:何相侮而见登?何相惮而
舍?束之愈急。父言语无次,求哀请命。约不答。忽觉背轻,有
坠地。视之,乃败柩板也,父已化去。掷于里垣下,后亦无咎。(
《三
小牍》)
天祐初,有人游宜,止空宅中。兵革之后,井邑芜没。堂西至梁上,有小窗,窗外隙荒数十亩。日暮,窗外有一
,正方,自下而上。顷之,全蔽其窗。其人引弓
之,应弦而落。时已夕,
士张缜,多能善琴。其妻早亡于江陵,纳妾甚丽。未旬日,主庖小青衣于灶下得一铜人,长可一寸,
如火。须臾渐大,长丈余,形状极异。走
缜室,取其妾
之,
发皆尽。
讫渐小,复如旧形,
灶下而失。(
《闻奇录》)
张氏
唐文德中,京官张,忘其名,寓苏台。弟少年,时往文人陆评事院往来,为一
人所悦。来往多时,心疑之,寻病瘠。遇开元观
士吴守元,云,有不祥之气。授一以符,果一盟
婢
,背书红英字。在空舍
中。因焚之,其妖乃绝。闻于刘山甫。(
《北梦琐言》)
张缜
举
渠州刺史李黄,夏日憩于小厅。见鼠中有一人,长数寸,执篲,扫
前而
。有二人,亦长三二寸,舁一镬,添
爨薪。须臾,镬前有一夜叉,执铁杈,叉一人。披紫袍,执象笏,长三二寸,形
状貌,乃李也。黄虽惧而不敢惊之。乃咄黄脱衣,
镬中,须臾而
。黄衣服而
中。又见一妇人
火中,乃黄之孀妇,寓岳州久矣。主镬者挹黄娣
镬中,须臾,又
。娣服衣亦
中。主镬者亦
。又二人舁镬
。而拥篲者又扫去其灰尽。数日如此。黄大忧。遣访其娣。亦无恙。数年方卒。黄十余年方卒。(
《闻奇录》)
李黄
士宋洵,下第南归。兄波,为金州石泉令。洵以县邑喧杂,于县东数里葺一山居。未毕,役者闻山石中有妇人语云:宋三郎来矣!及洵居之,因月夜,于书堂侧屣步。又自闻石中云:宋三郎来矣!驻步听之,石门忽开。见妇人数辈,再拜笑曰:请三郎
来。洵
走,为数辈所擒。
其室,石门遂闭。仆夫急告波。穿石求之,终不能得。(
《闻奇录》)
广州副使张谋孙,虽于阘葺,有
辩,善心计,累为王府参佐。咸通初。从
广辟,遂为元寮。
贪侈,聚敛不倦。南海多奇货,若犀象珠贝之类,不可胜计。及府罢北归,止于汝坟。于郡西三十里,郁
驿南,汝
之上,构别业,穷极华敞。常凿一池,
北引官渠
涨之。或曰:此
今年太岁所在也。谋孙诫役夫曰:掘得太岁则止。明日及泉,获一土
。破之,中有
升余,
白,如粟粒,忽
跃四散而隐。谋孙遂中暴病,信宿而死。(原阙
,明抄本作
《三
小牍》)
僧十朋
昭义从事韦琛,幼年时,尚在学院。冬节夜,捧书以归。及寝堂,绝无人,独厨中有篝火烹油之所。因窥之,则铛长数尺,久而复低,如是者三四。琛大恐,奔于门,方见其家。悉于外寝,营享奠之所矣。琛神
惨栗,且告之故。家人咸叱之,以为稚
妄语也。俄顷,厨中有主庖青衣,就铛作
。仍映小儿于怀抱间。儿踊
索哺,因误坠铛中。沸油涌溢,青衣大叫。火已及屋,长幼奔救。或沃以
,焰则转炽,盖膏
相激也。乃杂掷瓮盎茵毯之类,久之方灭。火灭,儿已焦矣。阖室惊怖,为之罢节。青衣亦以此发悸而死。(
《唐阙史》)
刘建封寇豫章,僧十朋,与其徒奔分宁,宿澄心僧院。初夜,见窗外有光。视之,见团火,广数尺。中有金车
,与火俱行。呕轧有声。十朋始惧。其主人云:见之数年矣。每夜,必
于僧堂西北隅地中,绕堂数周,复没于此。以其不为祸福,故无掘视之者。(
《稽神录》)
宋洵
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