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他悲怆地离去,她所赠送的盒子,里面积满灰尘,不是活人所用的东西。
刘导
刘导,字仁成,沛国人,是梁朝真简先生刘瓛的三从侄。他的父亲是刘謇,任梁朝的左卫率。刘导好学,胸有大志,钻研经史典籍,仰慕晋朝的关康曾经隐居在京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士炯一同欢宴,就在此时扬子江面刚刚雨过天晴,便一同在金陵把酒言欢,对废都金陵的兴衰存亡都十分感慨。突然听见山中松林之间有几声女子的笑声传来,便看一个婢女,站在刘导的面前说:从馆娃宫回来的路上经过此地,听到您二位志向高雅,请求二位稍留一段时间,希望您看看我们。刚说完另外两位女子已经到了。容颜很特别,都象仙女一样美丽,穿着红色和紫色的绢绸衣服,香气袭人,年龄都在二十多岁。刘导和杨士炯不自觉地站起来,对他们说:人间俗气,怎么能降下你们这样的仙女来?两个女子互相看了看,笑着说:快停下你们这轻薄的话吧,希望你们能平静地说出你们深远的抱负。刘导在酒席边上做揖说道:尘世浑浊的酒,您二位是不能够喝的。两个女子笑着说:既然来和二位相会叙话,怎么能不一起饮酒呢?穿红衣的女子原来就是西施,她对刘导说:我们刚才从广陵渡江回来,疲劳得受不了,很想喝一杯酒。穿紫衣的是夷光,对刘导说:这是和我一同来的三妹,不介事俗在幽邃的地方隐居很久了,和我一同出来,也应该是有德行的。刘导对夷光说:您的姐姐我来给她匹配。又指李士炯说:这是您的佳偶呀。夷光大笑着,仔细看着李士炯。西施说:李郎的仪表风采,也足以和我匹配。夷光说:我这个丈夫的容貌又怎能动人呢?席上的人都哈哈大笑,都站起来离开席就寝。快到了清晨,两个女子请求离去。天还没亮,西施对刘导说:我原本是浣沙的女子,吴王夫差的姬妾,你本来知道这些情况,我被越国选中,落入别人手中,吴王死后,又回到故国,而今吴王已经年老,不能让我再等春秋。夷光是越王的女儿,越国过去进贡吴王,我和夷光相互友爱,坐便同席,出门便同坐一车。今天出来,也是因缘份才会面。说完西施显出精神恍惚的样子。刘导和杨士炯深感遗憾,听到京口清早鸣钟声,各自互相拉着手说:今后相会没有日子了。西施把一双宝钿赠给刘导,夷光拆了裙上的一对玉珠也给了李士炯。说完,两个女子乘着宝车象细雨轻风一样离开了,她们的声音还象在耳边,不一会儿,天亮了。那时是梁武帝天监十一年七月。
刘氏
梁武帝末年,有个姓刘的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有一天突然看见堂前屋脊上有一个东西,脸象狮子一样,两边面颊上垂着白毛,有一尺左右长,手和脚都象人,缓缓地抬起一只脚,突然便不见了,不一会刘氏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