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苏岭山庙,门有二石鹿夹之,故谓之鹿门山。习氏记云:“习郁常为侍中,从光武幸黎丘。郁与光武,俱梦见苏岭山神,因使立祠。”郭重产记云:“双石鹿自立如斗,采伐人常过其下。或有时不见鹿。因是知有灵瑞。梁天监初,有蜯湖村人,于此泽间猎。见二鹿极大。有异于恒鹿,乃走
逐之。鹿即透涧,直向苏岭。人逐鹿至神所,遂失所在。唯见庙前二石鹿。猎者疑是向者鹿所化,遂回。其夜梦见一人,著单巾帻,黄布
褶,语云:‘使君遣我牧
,汝何驱迫?赖得无他,若见损伤,岂得全济。’”(
《襄
记》)
宗室临汝侯猷,为吴兴太守。倜傥,与楚庙神
,饮至一斛。每酬祀,尽
极醉,而神影亦有酒容,所祷必应。后为益州刺史。时江陵人齐狗儿反,众十余万,攻州城。猷兵粮已尽,人有二心,乃遥祷请救。是日,州界田父,逢一骑络铁,从东方来,问去城几里。曰:“百四十里。”日已晡,骑语父曰:“后人来,可令疾
,
及日破贼。”俄有数百骑如风,一骑仍请饮。田父问为谁,曰:“吴兴楚王,来救临汝侯。”当此时,庙中请祈无验。十余日,乃见侍卫土偶皆泥
如汗者。是日,猷大破狗儿焉。及猷卒,谥曰“灵”,与神
故也。(
《南史》)
北齐卢元明,聘于梁。其妻乘车,送至河滨。忽闻有香气异常,顾见
神涌
波中,
乃惊奔,曳车
河。其妻溺死,兄
十住尚幼,与同载,投
获免。(
《北史》)
苏岭庙
梁为东莞太守。时青州刺史王神念,毁临海神庙座。栋上有一蛇,役夫不擒,
于海
。尔夜,
梦见一人诣其府,云:“有人见苦,破坏所居,今既无托,
憩此境。”
心密记之。经日。方知神念毁庙。因办牲醪,立宇祠之。数日,梦一朱衣人谢曰:“得群厚惠,当以一州相报。”经月余,魏君
袭朐山,
预知,设伏摧破。武帝以为南青州刺史。(
《南史》)
临汝侯猷
董 慎
梁旱甚,诏于蒋帝神求雨。十旬不降,帝怒,载荻焚庙,并其神影。尔日开朗,将起火。当神上,忽有云如伞盖,须臾骤雨。台中
殿,皆自震动。帝惧,驰诏追停,少时还静。自此帝诚信遂
。自践祚比未曾到庙,于是备法驾,将朝臣修谒。时魏将杨大
,来寇钟离。蒋帝神报敕,必许扶助。既而无雨,
暴涨六七尺,遂大克魏军。神之力也。凯旋之后,庙中人
脚皆有泥
,当时并目睹焉。(
《南史》)
卢元明
朱荣。荣兆,自汾州率骑攻洛。师自河梁西涉,掩袭京邑。先是河边有一人,梦神谓曰:“尔朱家
渡河,用尔作波津令,当为缩
脉。”及兆至,见一人,自言知
浅
,以草表
导,忽失所在。兆众遂涉焉,寻而陷京,弑庄帝。(
《北史》)
隋大业元年,兖州佐史董慎,公直,明法理,自都督已下,用法有不直,必犯颜而谏之。虽加谴责,亦不知惧,必俟刑正而后退。常因授衣归家,
州门,逢一黄衣使者曰:“太山君呼君为录事。”因
怀中牒示慎。牒曰:“董慎名称茂实,案牍
练。将平疑狱,须俟良能,权差知右曹录事。”印甚分明。后署曰:“倨。”慎谓事者曰:“府君呼我,岂有不行,然不识府君名谓何?”使者曰:“录事勿言,到任即知矣。”自持大布
,内慎其中,负之
兖州郭,因致
于路左,汲
调泥,封慎两目。慎都不知经过远近,忽闻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曰:“诺。”趋
。府君曰:“所追录事,今复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漏
,向请左曹匿影布
盛之。”府君大笑曰:“已死范慎追董慎,取左曹
盛右曹录事,可谓能防慎也。”便令写
,抉去目泥,赐青缣衫、鱼须笏、豹
靴,文甚斑驳。邀登副阶,命左右取榻令坐,曰:“籍君公正,故有是请。今有闽州司
令狐实等六人,置无间狱。承天曹符,以实是太元夫人三等亲,准令递减三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讼,不可止遏。已
名申天曹。天曹以为罚疑唯轻,亦令量减二等。予(予原作余。据明抄本改。)恐后人引例多矣,君谓宜如何?”慎曰:“夫
照妍媸而人不怨者,以至清无情,况于天地刑法,岂宜恩贷
匿。然慎一胥吏耳,素无文字,虽知不可,终语无条贯。当州府秀才张审通,辞彩隽
,足得备君
记。”府君令帖召之。俄顷至,审通曰:“此易耳,当为(当上原有君字。为字原缺。据明抄本删补。)判以状申。”府君曰:“君善为我辞。”即补左曹录事,仍赐衣服如董慎,各给一玄狐,每
即乘之。审通判曰:“天本无私,法宜画一。苟从恩贷,是资
行。令狐实前命减刑,已同私请;程翥后申簿诉,且异罪疑。傥开递减之科,实失公家之论。请依前付无间录狱,仍录状申天曹。”即有黄衫人持状而往。少顷,复持天符曰:“所申文状,多起异端。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礼》八议,一曰‘议亲’。又《元化匮》中《释冲符》。亦曰‘无不亲’。
蒋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