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晃明白他应该让位了。梁祖派人去把他阻拦回去,他对来人说道:天子有命,不能退回。于是快马前进,很快就到了东门外,梁祖不得已只好出来迎接,梁祖见他很有文采而又能言善辩,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自此宴请款待,没有不尽情不周到的地方。有一天,梁祖谈到了鹞鹰,薛昭纬便赞美鸷鸟如何出众,梁祖十分高兴。他还说自己也曾放过鹰,回到客馆后,梁祖便赠送来鹞鹰。薛昭纬致信表示感谢,并当着来送鹞鹰的人告诫僮仆道:这是令公所赐之物,必须爱惜,可用纸抱起来,放在袋子里。听说的人都笑了。
剧燕
剧燕,蒲坂人,很擅长写高雅的诗歌。当时王重荣镇守河中,剧燕投赠给王重荣的诗中写道: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三公。王重荣十分礼让尊重他,但他做人很放任恣纵,居然欺压幕府中的各位从事官员,后来得到如祢衡被杀一样的下场。
韦薛轻高氏
江陵人高季昌,唐末任荆南节度使留后时,韦说、郑珏均为朝中宰相。韦说与郑珏是舅甥亲戚关系。到后梁太祖朱晃朝,他们又得到为皇帝行使命令的重用。而高家的贵子只是当了行军司马。他只是以歌筵酒馔来款待各位宾朋。平时来参加宴会、求要的并无固定的人,不论是谁都很优待。后来后唐庄宗过了黄河。占有了中原,天下都很震惊。高王只是单骑去进见。而韦、郑二公,继续当了宰相。国内的贵族子弟,多数都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也还保持着原来的态度。此时薛泽则被任命为补阙,韦荆被任命为《春秋》博士,都赐给五品以上的绯色官服,脸上呈现出受到皇恩的得意之色,匆忙置办服装,等待进朝上任。而对行军司马高氏十分蔑视。李载仁,是韦说的外甥,被任命为秘书郎。刘诜,是郑珏的妹夫,被任命为《毛诗》博士,并赐予绯色五品官服。尔后韦说多次督促李载仁进京上任。高氏想要从水路上送他,李载仁一再拖延,自己牢记着前辈的遗嘱告诫,不想依从舅父,但又不能明说,终于没有离开高家的客馆。刘诜没有什么才气和名望,特别喜好喝酒,嘴上虽答应了接受任命,但一点没有启程的意思,每天仍然在高家,情谊不减,那是由于美酒肥肉的吸引。不久因病而死。高氏为他赡养起成年的子女们,照顾十分周到。不久,洛阳事变,明宗入主中原。南方的强盛王侯,对人不适就,韦说、郑珏二宰相都被罢官,韦荆、薛泽尚可蜷缩于荆楚之地。第二年,保最继位,任命李载仁为掌记。后来,他的长子被招为驸马,三子也一同授官。满门朱衣紫绶华贵兴旺。刘诜的三个儿子,也不断受到恩遇而屡屡升官。有三个孙女嫁给了高家子弟。将近三十年,享受高官厚禄,也足以值得称赞了。而韦荆却在寂寞中死去,薛泽在代理某小官吏的位职上死去。这难道不是自取吗?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