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跟随皇上同去的其他官员们,认为这是很幽默的对答。
崔行功
唐朝人崔行功与敬播,互相竞争着戏谑对方。敬播佩带一把榈木把佩刀,崔行功问:这刀把是什么木头的?敬播回答说是棕榈木的。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谁问你这个佩带刀子的人了呢?
边仁表
唐朝人四门学馆的助教弘绰,跟学生边仁表辩论。弘绰眼看就要理屈词穷了,于是就高声发火地喊。边仁表立即回报说:先生听到道理就发火,怎么能叫"弘"呢?弘绰也回敬道:我的姓即是弘,不论在什么事情上都"弘"。边仁表又马上回报说:先生虽然姓弘,但是道理终归不宽绰!在座的学生听了后都大笑不止,弘绰被说得理屈词穷地走了。
辛郁
唐朝人辛郁,管城人,从前名叫太公。刚刚到二十岁的年龄,在皇上的行宫附近遇到了唐太宗。唐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辛郁回答说:我叫辛太公。唐太宗说:跟旧太公比如何?辛郁回答说:旧太公,年八十得遇周文王。我今年才十八岁,就遇见了皇上,比旧太公强远去了。唐太宗听了非常高兴,让人将辛郁安置在中书省。
尹君
唐朝杨纂,华阴人,为官连续升迁雍州长史、吏部尚书。杨纂任雍州长史时,属下有个主管刑法的参军叫尹君,曾一度任坊州主管民户的官吏。当时,尚书省下达命令让坊册征收杜若税,尹君在这份命令上签署意见说:坊州原本就不出产杜若,天下人都知道。尚书省下达的命令里忽然征收这门税,是由读晋朝人谢眺的诗造成的误会。尚书省的官吏们这样决断事情,不怕上天的二十八宿耻笑吗?尹君由于这件事而闻名。尹君任雍州司法参军主管刑法时,有胡人偷盗金城店铺。杨纂批示说:将京城所有的胡人都监禁起来加以审问。尹君不同意杨纂的这个批示,另外批示说:盗贼出自各种各样的人,而且他们奸诈善于伪装也各自不一样。也有的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也有汉人穿胡人的靴子。因此也须要到汉人里查找盗贼,不可以只在胡人中查找。我请求将西市商业区的胡人监禁起来,其余的胡人不要再监禁审问了。杨纂看到尹君跟自己判处的不一样,非常生气,立即拿起笔来想驳回尹君的判处,又沉吟了一会儿,于是下笔批示道:杨纂输给你一筹,依你的判处,西市以外的胡人不予监禁审问。唐太宗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我任用的杨纂,听说他深明大义自认服输一筹,我服输几筹?
裴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