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邯
符载 破山剑 扬州贡 郑云逵 张存 百合 浙右渔人 元祯 李德裕 甘
僧 令狐绹 裴岳 苟讽 红沫 铁
虔州刺史(以上五条原缺) 周邯 真
观 陴湖渔者 文谷
徐宿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两州之莞葪萑苇,迨芰荷之类,赖以资之。唐天佑中,有渔者于网中获铁镜,亦不甚涩,光犹可鉴面,阔六五寸,携以归家。忽有一僧及门,谓渔者曰:君有异,可相示乎。答曰:无之。僧曰:闻君获铁镜,即其
也。遂
之。僧曰:君但却将往所得之
照之,看有何睹。如其言而往照,见湖中无数甲兵。渔者大骇,复沉于
。僧亦失之。耆老相传,湖本陴州沦陷所致,图籍亦无载焉。(原缺
,明抄本作
《玉堂闲话》)
唐周邯自蜀沿,尝市得一
,名曰
,善于探
,乃昆仑白
之属也。邯疑瞿塘之
,命
探之。移时方
,云:其下有关,不可越渡,但得金珠而已。每遇
潭
,皆命
探之,多得宝
。闻汴州八角井多有龙神,时有异手
于井面。
使
探之,而犹豫未果。其友邵泽有利剑,常自神之。解剑授
,遣之
井。邯与泽于外以俟之,悄然经久,忽见
跃
井,未及投岸,有大金手拿之复
,剑与
自此并失。邯悲其
,泽恨其宝剑,终莫穷其事。他日,有人谓邯曰:此井乃龙神所
,
府灵司。岂得辄犯,可祭而谢之。邯乃祭谢而去。(
《原化记》,明抄本作
《录异记》,《类说》三十二引作
《传奇》)
新浙县有真观者,即许真君弟
曾真人得
之所。其常住有庄田,颇为邑民侵据。唐僖宗朝,南平王钟传据江西八州之地。时观内因修元斋,忽有一香炉自天而下。其炉
三尺,下有一盘。盘内
莲
一枝,
有十二叶。叶间隐
一
,即十二属也。炉
上有一仙人,
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左手搘颐,右手垂膝,坐一小盘石。石上有
竹
松桧之状,雕刊奇怪,非人工所及也。其初降时,凡有邑民侵据本观庄田,即蜚于田所,放大光明。邑民惊惧,即以其田还观,莫敢逗留。南平王闻其灵异,遣使取炉,至江西供养。忽一日失炉,寻之却至旧观。
俗目之为瑞炉。故丞相乐安公孙偓南迁,路经此观。留题。末句云:好是步虚明月夜,瑞炉蜚下醮坛前。其瑞炉比如金
,轻重不定。寻常举之,只可及六七斤。曾有一盗者窃之,虽数人亦不能举。至今犹在本观,而不能复蜚矣。(
《玉堂闷话》)
唐朝人符载文武双全,曾经有一把宝剑,会发光,将夜间照成白昼。一次,符载游到淮浙一带,遇到一只大商人的货船遭到
中
蛟的拦阻,不能继续航行。他
这把宝
陴湖渔者
伪蜀词人文谷,好古之士也。尝诣中书舍人刘光祚,喜曰:今日方与二客为约,看予桃杯。文方
问其由,客至。乃青城山
士刘云,次乃升
客沈默也。刘谓之曰:文员外亦奇士。因令取桃
杯
视之。杯阔尺余,纹彩燦然,真蟠桃之实也。刘云:予少年时,常游华岳。逢一
士,以此
取瀑泉盥洗,予睹之惊骇。
士笑曰:尔意
之耶。即以半片见授。予宝之有年矣。
士刘云
一白石,圆如
。其上有文彩,隐
如画,乃是二童
,持节引仙人,眉目
发,冠履衣帔,纤悉皆
。云:于麻姑
石
中得之。沈默亦
一石,阔一寸余,长二寸五分。上隐
盘龙,鳞角爪鬣,无不周备。云:于巫峡山中得之。文谷一日尽睹此奇
,幸矣。(
《野人闲话》)
,自铁筒,径不及寸,长四寸,内取小卷书于日中视之,乃九经并足。其纸即蜡浦团,其文匀小。首尾相似,其
妙难以言述。又倾其中,复展看轻绢一匹。度之四丈无少,秤之才及半两,视之似非人世所。(
所字下脱佚甚多,返报二字以下似系虔州刺使条下之下半,中脱裴岳等四条。)返报,太守惧。追叟
加刑,叟曰:乞使君不草草,某知书,褚辈只须此笔。乞先见相公书迹,然后创制。太守示之,叟笑曰:若如此,不消使君破三十钱者,且更寄五十
。如不称,甘鼎镬之罪。仍乞械击,俟使回期。太守怒稍解,且述叟事。云:睹相公神翰,宜此等笔。相府得之,试染翰甚佳。复书云:笔大可意,宜优赐匠人也。太守喜,以束帛赠叟而遣之。(
《芝田录》)
译文
文谷
真观
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