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鸾
范山人
廉广
刘商
厉归真
圣画
李叔詹常识一范山人,停于私第。时语休咎必中。兼善推步禁呪。止半
唐王墨,不知何许人,名洽。善泼墨,时人谓之王墨。多游江湖。善画山松柏杂树。
疏野好酒。每
图障,兴酣之后,先已泼墨。或叫或
。脚蹙手抹。或拂或
,随其形象。为山为石,为
为树。应心随意,倏若造化。图成。云霞澹之,风雨扫之。不见其墨污之迹也。(
《画断》)
云寺有圣画殿。长安中谓之《七圣画》。初殿宇既制,寺僧召画工。将命施彩饰。会贵其直,不合寺僧祈酬。亦竟去。后数日,有二少年诣寺来谒曰:某善画者也,今闻此寺将命画工,某不敢利其价。愿输功可乎?寺僧
先阅其迹。少年曰:某弟兄凡七人,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寺僧以为妄。稍难之。少年曰:某既不纳师之直。苟不可师意,即命圬其
,未为晚也。寺僧利其无直,遂许之。后一日,七人果至。各挈彩绘,将
其殿。且为僧曰:从此去七日,慎勿启吾之门,亦不劳饮
。盖以畏风日所侵铄也。可以泥固吾门,无使有纤隙。不然,则不能施其妙矣。僧从其语。如是凡六日,閴无有闻。僧相语曰:此必他怪也,且不可果其约。遂相与发其封。
既启,有七鸽翩翩,望空飞去。其殿中彩绘。俨若四隅,唯西北墉未尽其饰焉。后画工来见之,大惊曰:真神妙之笔也。于是无敢继其
者。(
《宣室志》)
唐刘商,官至检校礼郎中汴州观察判官。少年有篇咏
情。攻山
树石。初师张藻,以造真为意。自张贬窜后,惆怅赋诗云:苔石苍苍临涧
,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
向衡
哪得知。(
《名画记》)
思殿。帝赐歌云:良工运思,巧极似有神。临窗乍覩繁
合,再盼真假殊未分。当时学士,皆奉诏继和。自贞元后,以艺
。承恩称旨,一人而已。尤
山
竹石,
鸟人
,古贤功德异兽等。并
妙上品。(
《画断》)
李仲和
王墨
唐末,江南有士历归真者,不知何许人也。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官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纾,制作甚妙。多被雀鸽粪秽其上。归真遂于殿
画一鹞,笔迹奇绝。自此雀鸽无復栖止此殿。其画至今尚存。归真尤能画折竹野鹊。后有人传。归真于罗浮山上升。(
《玉堂闲画》)
唐边鸾,京兆人。攻丹青,最长于鸟折枝之妙,古所未有。观其下笔轻利,善用
。穷羽
之变态,奋
华之芳丽。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解舞。德宗召于玄武门写貌。一正一背。翠彩生动,金钿遗妍。若运清声,宛应繁节。后以困穷,于泽潞貌五参连
,
妙之极也。近代折枝
,居其首也。折枝
卉蜂蝶并雀等,妙品上。(
《画断》)
廉广者,鲁人也。因采药,于泰山遇风雨,止于大树下。及夜半雨晴。信步而行。俄逢一人,有若隐士。问广曰:君何夜在此?仍林下共坐。语移时,忽谓广曰:我能画,可奉君法。广唯唯。乃曰:我与君一笔,但密藏焉。即随意而画,当通灵。因怀中取一五
笔以授之。广拜谢讫,此人忽不见。尔后颇有验。但秘其事,不敢轻画。后因至中都县。李令者
好画,又知其事,命广至。饮酒从容问之。广秘而不言。李苦告之。广不得已,乃于
上画鬼兵百余,状若赴敌。其尉赵知之,亦
命之。广又于赵廨中
上,画鬼兵百余,状若拟战。其夕,两
所画之鬼兵俱
战。李及赵既见此异,不敢留。遂皆毁所画鬼兵。广亦惧而逃往下邳。下邳令知其事,又切请广画。广因告曰:余偶夜遇一神灵,传得画法,每不敢下笔。其如往往为妖。幸察之。其宰不听。谓广曰:画鬼兵即战,画
必不战也。因命画一龙。广勉而画之。笔才绝,云蒸雾起,飘风倏至。画龙忽乘云而上。至滂沱之雨,连日不止。令忧漂坏邑居。复疑广有妖术,乃收广下狱,穷诘之。广称无妖术。以雨犹未止,令怒甚。广于狱内号泣,追告山神。其夜,梦神人言曰:君当画一大鸟,叱而乘之飞,即免矣。广及曙,乃密画一大鸟。试叱之,果展翅。广乘之,飞远而去。直至泰山而下。寻复见神。谓广曰:君言
于人间,固有难厄也。本与君一小笔,
为君致福,君反自致祸,君当见还。广乃怀中探笔还之。神寻不见。广因不复能画。下邳画龙,竟为泥
。(
《大唐奇事》)
唐张萱,京兆人。尝画贵公鞍
屏帷
苑
女等,名冠于时。善起草,
簇位置。亭台竹树,
鸟仆使,皆极其态。画《长门怨》,约词虑思,曲尽其旨。即金井梧桐秋叶黄也。粉本画《贵公
夜游图》、《
中七夕乞巧图》、《望月图》,皆绡上幽闲多思,意逾于象。其画
女,周昉之难
也。贵公
鞍
等,妙品上。(
《画断》)
唐李仲和,渐之。渐尝任忻州刺史,善画番人
。仲和能继其艺,而笔力不及其父。相国令孤绹,奕代为相,家富图画。即忻州外孙。家有小画人
障,是尤得意者。会宪宗取置禁中。后却赐还。(
《名画记》)
张萱